十三陵燕子口村(1)
我怎么也忘不了这半年,忘不了这个小山村!1960年9月,我们全班同学在
“要在劳动中毕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开赴北京郊区昌平县十三陵燕子口村去锻炼,为期半年。
这一决定是我没有料到的。这使我泡图书馆的原计划落了空。那个年代,学生就是坐不下来,老在折腾。
至于弹钢琴,更是泡了汤。在我的行李中,带了这几本合法的书(别的书不能带):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文本和德文本);《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文本和德文本);《反杜林论》(中文本和德文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文版。
总共7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我还是尊敬的,直到今天。
我尤其欣赏恩格斯的豪放性格、宽广心胸和多才多艺。三十二年后,我在德国造访了他们的故乡。
在乡下半年,我要尽量挤时间读这些经典。我看这类书,班干部也无话可说。
这样不顾一切的用功,全班惟独我一个,没有第二个。从此,班上同学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看我,因为他们从一道门缝里见出了我的真相或一种顽强的意志。
燕子口村是个很小的不足百人的山村,土地贫瘠,坐落在北京昌平县十三陵定陵的后面,靠近规模较小、年久失修的康陵和泰陵。
(我看见它们在西风残照中破败的样子)北方山区的农活并不繁重,因为不用肩挑。
比如给果树上肥主要靠毛驴。在我看来,绵羊和毛驴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两件最好礼物。
因为它们特别驯服,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办事,百依百顺,从不会说个
“不”字。燕子口像十三陵地区其他地方一样,柿子(个头特大)和梨是主要果品。
中秋节前夕,有的柿子在树上熟透了,拍哒一声落到地上,捡起来放进嘴里,又软又甜,真是造物主赐给人的一份口福。
我们班分别住在老乡家。早晨敲钟,下地干活。王村长兼生产大队长(约摸50多岁)总是提早到,然后站在钟的旁边分配一天的工作:收玉米、谷子;摘柿子;上山打柴;赶毛驴下山去拉煤;再就是后勤帮厨。
放羊和喂猪有固定的人手。男女工种常常不同。我仔细观察人与人的这些关系。
结合恩格斯的著作,我企图解剖王村长同村民的基本关系,为的是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追问事物的起源,其实质是在进行哲学探索。在我眼里,燕子口村是国家的雏型或一个小小缩影。
王村长便是国家元首的原义。至于后来的国王、皇帝、总统成了欺压老百姓的专制独裁者,那是异化的结果。
马克思的
“异化”概念是很有用的。是的,王村长同大小一百来口村民的关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政治哲学的兴趣。
这时候,我才有所悟。为什么中国古人这样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吕氏春秋》)此处第一、二、四个
“天下”指国家;第三个
“天下”指千万老百姓。这时候,仿佛突然有束政治哲学智慧之光照亮了我的内心。
我庆幸我来到了燕子口,和乡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呆在图书馆死读书,我不可能接触到政治、国家和元首的源头及其真正的涵义。
其实,这时候,我正是在叩问:政治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国家?国王、总统的原义是什么?
到了燕子口,我才明白从书中读来的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家的格言大训,如:“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王安石)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代,庄元臣)每天早晨下地前,全村男女劳力都围着王村长兼生产大队长,听他分配、安排一天的
“农活”。在劳动生产方面,他有丰富的经验;在人品方面,他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村民信得过。
村里若有什么纠纷,必请他出来调解、仲裁,主持公道。他的模样厚道、善良、精明,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我经常默默地站在一株树下不动声色地观察王村长。我意识到他的角色便是皇帝、国王和总统原义了。
偏离他,都是错误的。从这段经历,我在日后才对政治哲学发生了兴趣,直到今天。
而
“第一课”(LessonOne)便是在十三陵燕子口上的。我把燕子口的这一课看成是北大求学的继续。
国庆前夕,传达了彭真市长的报告。一句话:“形势一片大好!”十一月底,十三陵地区下了第一场中雪。
又传达了彭真的讲话:想尽一切办法备战备荒为人民。(暗示大饥荒来了)班里的生活委员叶本(安徽人)要我们去收集杏树叶,越多越好。
我们扒开树下的雪,捡起杏树叶,然后用水浸泡,把苦汁榨掉,切碎,混在玉米面里,做成杏树叶窝窝头。
粮食同树叶的比例是11,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吃树叶。开始咽不下去,因为叶子刺咽喉。
大便也难,不顺。因为肛门不习惯。进出口(上下的洞口)都不习惯,陌生得很!
为了可口些,有人把杏树叶窝头在炉子上烤,有点香味。这样的吃法,吃了四个月。
大部分同学出现了浮肿。我没有。只是骨瘦如柴,但精神很好。一有空,就读我带来的书,照样
“俯而读,仰而思”,并联系我在燕子口亲身经历的一切。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