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陈(春秋 鲁哀公四年)(3)

第十七章 陈(春秋 鲁哀公四年)(3)

“这次救火,多亏了南宫敬叔”

冉求继续说,“要不,整个曲阜城都要烧掉了”

“季府的人怎么不管呢?”

孔子问。

“季府乱成一片,自顾不暇。

季桓子刚死”

冉求说。

“季桓子死了?”

这次轮到孔子吃惊了。

“是的,十天前死的,才入的葬”

孔子坐在那里,半天默默无语。

当年,季桓子带着鲁君,微服去看风情艳舞,城下齐女裙裾飞扬,城上君臣笑语欢颜,一切恍然就在昨天。

转瞬间,歌歇舞尽,酒空人散,季桓子已人赴黄泉了。

“季桓子之后,谁为执政?”

孔子又问,像是不经意似的。

“季康子,是桓子之子,名肥,人也胖”

冉求回答,停了一下,见夫子没再问,又小声说道,“季康子招我回鲁,弟子正不知该不该回去?”

孔子看着冉求,好半天,突然明白过来似的,大声说:“回去。

回去”

说着,站起身来,在大堂内来回走起来,“回去。

一定要回去。

你们这些家乡来的弟子,平时有点狂狷不羁,但志向远大,锐意进取。

从我多年,如今都文采斐然,处世干练,只要磨炼一下,都能成栋梁之材!

我能教你们的不多了。

回去吧!

回去吧!

只是不要忘了当年的初衷啊”

一边说着,一边挥手,说到后来,有些激动,话讲完了,手还在继续挥着。

一旁的子贡,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

几日后,冉求辞别了夫子,要回鲁国去了。

子贡送他到路口,上马前,把他拉住,嘱咐道:“我看夫子有了思归之意。

你到了鲁国,想办法活动活动”

冉求说:“听说,桓子临死前也有了悔意。

说是病重时,辇车过鲁城高门,就是当年他和鲁君微服观舞之处,发了感叹,说鲁国不兴,恐怕是因自己得罪了孔子,并特意嘱咐肥儿执政后,一定要把孔子招回来。

机会好像还有,只是怕夫子太迂,以后办起事来就不成了”

子贡说:“这我知道。

先别管以后怎么样。

你回去后,若被重用,一定想办法让鲁君把夫子重招回去”

冉求点点头,带着嘱托,跨上马,两手一拱,双腿一夹,向着东边的鲁国方向,策马疾驰而去。

冉求走后没多久,宛丘城突然被人攻陷了。

这次破城而入的,不是晋军,不是楚师,而是老远来的南蛮子。

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大家还在梦中,忽听满街人喊:“吴兵来了!

吴兵来了”

一时间,哭声、叫声、杀声、马嘶声四起。

孔子慌忙披衣起床,让弟子外出去打探,一问,真是吴兵打过来了。

那时,吴越刚刚战罢。

吴王夫差,率师十万,破了越都。

越王勾践战败,忍辱求和,自缚赴吴为奴,又献出家乡美女西施,才争取到一个卧薪尝胆的机会。

夫差所率吴兵,锋芒正健,余勇过剩,不能闲着,便挥师北上,本想攻楚,非为伐陈,但一路杀来,路过宛丘,也就顺便进城看看。

城中居民,一觉醒来,看见满街都是南蛮子,披发纹身,咬舌鸟语,虽不杀人放火,但到处打砸抢掠,无不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弟子们见城中大乱,都劝孔子赶紧离开陈国,到邻近的蔡国避一避。

孔子不肯马上就走,说今天是宫中祭祀之日,他怎能不到?说着,穿好礼服,出门直奔宫中去了。

到了太庙,见堂内祭幡高悬,礼器陈列,里面却是空荡荡的,一问才知道,陈王昨天夜里就逃走了。

庙堂两侧,只有几个老乐工在那里,虽然没有主祭,仍按着礼仪程序,一曲曲奏着乐,恪尽职守。

毕竟是非常时期,那乐曲奏得多少有些走腔走板。

孔子立在那里,听了一会儿,听出乐工们奏的是韶乐,一时无限感慨,说:“想不到兵荒马乱之际,还能听到这等音乐”

三十年前,他在齐国第一次听到韶乐,一下子迷得如醉如痴,三个月不知肉味。

此时此地,又闻韶乐,他站在那里,竟移不动步了。

弟子们怕夫子拘礼,一听韶乐,就要三跪九叩,行祭拜之礼,耽搁下去,怕要走不掉了,便不由分说,硬把夫子拉出太庙,推上马车,急急驶出南城,挤在逃难的人群里,向西南方向逃去。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故事新说“解闷主义”再说孔子一生――圣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故事新说“解闷主义”再说孔子一生――圣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 陈(春秋 鲁哀公四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