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情怀(2)

未来情怀(2)

一个又一个的“如果”,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表明了这个问题在老人心中的特殊分量。退休后的邓小平,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共同富裕,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事关民族复兴的大局,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充满诱惑的未来。1993年9月,在和弟弟聊天的时候,他甚至说出这样的心里话——“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邓小平甚至具体地提出了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他说:“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990年,中国提前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邓小平从政治高度提出了共同富裕的问题。他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又提出了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时间安排。他说:“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年年底,他更明确地提出了研究分配问题的任务。1992年12月18日《参考消息》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邓小平的注意。文章认为,西方实行自由市场的自由派所面临的挑战,将不仅是显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效率高,而且还要显示资本主义在分配上是公平合理的。看到这篇文章,邓小平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议论到: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研究分配问题。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议论完了,他让工作人员把他的话记下来,交给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意见,中央专门成立了研究分配问题的工作班子。1999年,**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平衡东西部发展的重要举措。几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已经开始着手安排一些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措施。设计着未来的邓小平心里十分清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未来的事业,只有靠下一代人去开拓,去完成。于是,晚年的邓小平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最后的作用,就是带头建立退休制度。”1977年他第三次复出的时候,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1975年他主持整顿的时候,王洪文说过一句话,对他的刺激极为深刻。从1978年到1980年,在许多会议上他都谈到了这件事——【邓小平同期声】1975年我就想到过这个问题。那个时候**要我来主持中央工作,王洪文就跑到上海去跟人说,10年后再看。当时我跟**同志谈过这个事情,这说的有道理的啊,10年后我们这些人成什么样子了?从年龄上我们是斗不过王洪文的呀。那时候,刚过40岁的王洪文向已经超过古稀之年的邓小平下了战书:这个战书不是要和邓小平比治党治国的才干,而是要和邓小平比年龄。单比年龄,邓小平当然比不过王洪文。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比不过王洪文。党的干部队伍在“文革”结束后青黄不接的状况,使邓小平忧心忡忡。经常接到老战友去世的讣告,花圈有时一天要送几起。许多部门,开会的时候坐一大桌子,坚持干工作的却没有几个人。几乎从复出开始,他就在思考着党的干部队伍的接班问题。以他当时的丰富的治党治国的经验、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崇高的政治威望,他完全可以出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事实上这样的呼声也很高。但是,邓小平没有接受这样的安排。1979年夏天,邓小平下了黄山,到上海视察。7月21日,他接见了上海市委全体常委和几位顾问。当时上海市委的常委有19人,而且多数年纪都比较大。邓小平看了一圈,开门见山:“大问题是接班人问题。任何地方任何部门都有这个问题。”“老家伙要有意识的一让二帮,要注意任人唯贤,选真正好的,选那么一批人当权,准备接班。不能论资排辈。”“讲解放思想,这是最大的解放思想。如果说,三中全会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这次就是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当着大家的面,邓小平直言不讳地说:19个常委太多了,最好7个人左右。离开上海,邓小平去了山东,来到青岛海军基地视察。在和海军的领导班子见面时,他特意一一问了他们的年龄。在座的年龄,仍然让他感到不安。于是,又讲了这样一番话——“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选一些年轻的身体好的同志来接班。要趁着我们在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在了,将来很难解决。”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小平:再现一代伟人领袖风采(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纪小平:再现一代伟人领袖风采(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未来情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