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记忆,四年忘却》六十四(1)

《三年记忆,四年忘却》六十四(1)

午后。老孙想起了赵铁牛。打电话,赵铁牛说他正在上海乡下的青浦县城讨债呢,客户是个水泥商,青浦人欠了他的货款,他屁颠屁颠跑到欠款人乡下的家里去了。老孙说他反正没事,就坐公共汽车也去了青浦。天快黑了,两人在一个反贪局门口碰头,那儿好认,赵铁牛说,咱去"**"一下?两个人找了河边的一家小餐馆,你一杯、我一杯地"**"起来,照例,两人是各说各的。赵铁牛说,这年头意难做,尔虞吾诈,不坑蒙拐骗就不能活似的。今天那个青浦人把货主的水泥硬是拉回了老家,在大盈乡盖了一个猪圈,死活不还钱,到他家里去要,他把八十多岁的牙都掉光的老娘放在手推车上往你怀里一送,你这债还怎么讨法?衣冠禽兽,遍地是衣冠禽兽!年头都黑的象卢旺达的土著似的。老孙点头,喝口酒,说,还听说人吃人呢。他说的和赵铁牛其实不是一回事。赵铁牛说,我请了几个苏北民工帮忙,到债主家里混吃混喝逼还钱,什么冰箱里的肉、院子里的鸡,一个没剩,头两天还行,后两天都回来了,说债主跪在地上涕泗纵横捣头如蒜,倒求他们把八十岁的老娘带走养好管吃。都什么事儿?斗争复杂,钱很重要!他猛喝了几口酒,反复念叨这两句,神情似乎不济了。钱很重要,斗争复杂!他的舌头有点大。还是大学好啊——,大学好,简单的斗争,人还没有都衣冠禽兽。还记得外语老师周小未吧,那两个大辫子、清澈的眼睛和高高的胸脯,是美好时代的象征,居然这样的人在地球上都无活下去,我们活着,不更是糟蹋资源吗?他目光向前看,世界的运行规律原是有序的,有节制的,但是进入商品社会后,一切都被催化、加速反应了,留给人们生活的是多余的混乱。明白吗?来,喝酒。老孙夹了口菜,点头默然不语。饭店里最后一个食客拎着塑料袋出门而去,一个推销一次性筷子的人被店员赶走了,墙上贴着马当娜的印刷画,有点油腻泛在上面,在灯光下笑得残破。外面的暮色和护城河边的景色也醉人。咕咚咕咚喝了一瓶女儿红,赵铁牛话越来越多。先是说工作,讨债公司如何难,一上来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只觉得是酒劲带来的絮絮叨叨,但似乎已经快醉了。后来,不知何时,喉咙里咕隆了一下,突然口齿大清。他蓦地拍桌子,猛然站起来,大呼:王静!王静!!我要FUCK你!老孙也已经喝得有些晕了,只是神志还是略略清楚的,他蓦地听到王静的名字,也擂着桌子,哈哈哈哈带着哭腔笑起来,说,王静哈,王静哈,都是什么年头的事了,你醉了,醉了。但他心里也突现那个大学里的美人,那个用望远镜也看不到的美人,那个听说如何风华绝代的,和很多男生都有来往的人儿。哈,王静,他突然想起什么来了,不由眼睛湿了。赵铁牛话最说越多,象大河决堤。他挥着手说,你知道吗?我多想再看她一眼。真的,夏天,她穿着无袖连衣裙,几个男生坐在她侧后方的位置上公选课,有人突然一跃而起,对我耳语说她没有戴那个,哈哈,哈……后来,男厕的墙上,赫然画着她的名字,然后有一个大大的红箭头指向这个名字,还有我们的望远镜……谈笑间,老孙又喝了半瓶,他发现酒杯和自己的嘴渐渐对不上了,一些酒洒在桌子上和裤子上,看上去象小便失禁,他下意识地还伸手去遮,不让别人看见,其实店里早没人了。此时,他又隐隐约约听见赵铁牛大呼:李艳(音)!李艳(音)!!我要X你!老孙苦恼着,这人是谁,好象是他乡下的,曾听他梦话里讲过。他伏在桌子上,笑着,笑着,笑着,笑着,突然觉得触动了什么压抑着的东西,心腹酸苦,竟然呕吐起来,那么多肮脏的东西一股脑奔腾而出,似乎和他这些年的遭遇和经历、痛苦和不快一切奔腾而出,咆哮着夺道而来,浑身的血液都沸在脸上,接着世界翻滚起来,他还是哭了,吐了,哭得很伤心,哭得象一个找不到妈咪的孩子,他一边哭一边吐,一边吐一边哭,断断续续地说,陶小澜,陶-小-澜-,我也要X你啊!!!我要啊。……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出小饭馆,一路笑啊,骂啊,吐啊。路人的脸上写着猎奇的神情。蹒跚到小马路的拐角,一个光亮的地方,霓虹灯无力地闪耀着,两个人伸手挡着光,吼着歌歪在那里,门口有一个皮肤很白很白白得耀眼的小姐招呼他俩,他们俩毫无反应地仍站在门口唱歌,好象唱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小姐笑了,声音软得象嘉兴出的"五芳斋"糯米粽子,她染过的棕色的头发飘着诱人的香味,一笑起来,前胸颤动就象有两个运动员在跑步。老孙突然想起小时侯上政治课常讲的:物质决定意识。当然,这只是残留在老孙脑海里的点滴印象,他俩后来就进去了,不知是被架进去的,还是自己迈着豪迈的步伐走进去的。他失去记忆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自由的,奔放的,一泻千里,一泻而远离社会的虚伪与偏见,束缚与失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70年代人飘泊的青春记忆:三年记忆,四年忘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70年代人飘泊的青春记忆:三年记忆,四年忘却
上一章下一章

《三年记忆,四年忘却》六十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