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宠儿到青皮:胡郎从此多郁愤(4)

由宠儿到青皮:胡郎从此多郁愤(4)

小波老师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先把小说写好看了再说,其余的都管他妈。”但是,弟子胡坚出来说话了,说这是一种反讽,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于是在语言上,他秉承了一贯的“小波腔”;逻辑上,则先入为主地在没有大量人文素养积淀的情况下接受了英美经验主义与自由主义哲学。但对王小波结构小说的能力视而不见。可以说在小说结构上,胡坚一律地东拉西扯,毫无章法。除少数短篇如《游戏人生》等外,稍长一些的小说在结构上就明显底气不足。这种语言驱动化的写作看似非常牛逼,实则后患无穷。王小波的经验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哲学范畴上的,而除文本本身的意义外,其只破不立,拆毁有余而构建不足,有自身的局限性,而先入为主,概念先行,无疑会造成小说叙事的营养不良。然而王小波对于小说的驾驭仍然轻松自如,但这种小说到了胡坚这里就露出败绩了。就如同把大卡车的轮子装到了一辆自行车上,缓慢行进都成问题,又如何能够谈得上驾熟就轻呢?而胡坚的小说正是在干着这种把王小波语言的大轮改装到自己思想的自行车上的傻事!在王小波语言的强大驱动下,自身的空虚的内容与浅白的思想却只能面临着瓦解的下场。如此一来,胡坚的无意识复制虽然高明,而盛名之下,其实却确实难符。拉伯雷在《巨人传》里把教会的神圣污蔑个遍,自称“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的亨利·米勒露骨地描写**,描写撒尿,故意公开谈论人们日常交往中往往避讳的东西,来表示一种精神的反叛。王小波也是这么做的,而胡坚没有超越,我们见到的仍然是简单的模仿。相信这一点胡坚也认识到了,所以胡坚的沉默倒比起他的沸沸扬扬要让人欣慰,至少这能给人他总会拿点儿自己东西来的盼头。这东西不是《杨家将》,不是《岳飞传》,而是会散发着《宠儿》那种野性和《独木桥上的报告》那样的独立思考的精神的文字。但无论如何,从胡坚为数不多的文字中,我还是看到了一点温和而持久的锋芒,较之于继续在媒体的大炒勺里加上乱七八糟的调料不断翻个儿的少年作家们,沉默也不失为一种方式。但在沉默中爆发还是消亡,众所周知,古往今来这种事儿还得胡郎自己掂量。娱乐时代的愤怒青年在这个忙碌的娱乐时代,如果不是因为“五虎将”的传说,怕是很多人都开始淡忘这个一脸文气的愤青。随便在网上找一下关于胡坚的新闻,竟然大都是2002年《愤青时代》才出版时的旧闻。比起现在在大街上奔走相告、上窜下跳的大多数“80”后们,胡坚显然有点过气的先兆。关于“过气”一词,我并不是信口胡诌。如果您老的记性够好,并且又不是那些才上初中的小朋友,应该会记得当年胡坚轰轰烈烈要上北大的事。胡坚拉到一帮子正混得风生水起的北大人来给他撑腰,这帮人的来头个个不小,包括大名鼎鼎的余杰、孔庆东,以及后来去了巴西的胡续东博士。胡坚虽然成名于网络,但真正使他获得广泛声誉的却是《愤青时代》。任你在网上折腾得多厉害,最终要让世人关注,也只有落到纸面上来。这本书书皮上赫然写着“韩寒出道的年龄+周星驰无厘头大话+王小波关怀的味道……”的宣传语,以至常有不太爱动脑筋的媒体提到胡坚的时候仍不忘加上“少年王小波”的说法,可惜的是出版社打造“韩寒第二”的计划并没能够实现。这个名号现在倒是被用在了火得一塌糊涂的郭敬明身上。但当年这本书也算是大大的畅销书了。书的封面上甚至还写着“中国少年人第一部智性之作”。于是在一大堆出书的少年中,胡坚清晰明确的打出了自己地旗号。毕竟,玩跟风的人那点微弱的声音实在太容易被湮灭了。对于“智性写作”一词,我的理解就是理性而自由的思想与独立的精神。而这也是胡坚与其他的人不同之处,当然这也与胡坚特有的人文知识背景有关。在他那篇《转型代价、人口危机与教育问题》里偶尔用了调侃的口气探讨关于人口和教育的关系,及有可能诱发的社会问题。在那篇不长的文章中,虽然胡坚体现了他较为清醒的认识和相关的学术水平,但却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而且,他的基本观点和论据显然也并不够新鲜。只是出自一个中学生之口的对几个大而宽泛的问题的认真思考,让人感到他的思想上的潜力,这就不仅仅是写点青春小说那么简单的了。罗兰·巴尔特说:“如果我们不能颠覆社会秩序,那就让我们颠覆语言秩序吧”,如果说胡坚从王小波手里接过了那面“文化颠覆”的大旗,那无疑只能是过于夸大的赞誉。但是他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智力和冷静确也不假。在大街上灿烂的奔跑台湾的电影导演蔡明亮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就是天真和热情。在胡坚的小说中,即便这两样东西并不是那么的充足,却也不贫乏。在收入《愤青时代》的三篇小说中,只有《宠儿》让人想到的不是王小波而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在大街上当烂仔,向女孩子吹口哨的忐忑不安的生活,那些因为青春而在身体里蒸腾着的**。胡坚试图刻画了一个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顽劣少年的形象,并以此反映其身后那块广阔的处于巨大变革之中的时代。尽管胡坚的描摹多少显得有些生硬,但还是让读者,尤其是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感到熟悉而亲切。书中的人物开始总是有些躁动不安,并对一些莫名的事情无比向往。吕小林和猴子“茫然的挺立在大地上,嗅到了**的影子,准备迎接它们的冲击。”就像很多年前人们对张楚的形容。记得N年前的某期《视觉21》上有个专题叫“成长在八十年代的人开始怀旧了”。一大堆诚恳的文字让我想到其实每个经历者都有着自己心中的八十年代。在《宠儿》里你可能会一瞬间想起某些东西,包括那些早被遗忘的细节。可惜的是小说的结尾实在过于的突兀了,小雅的出现也让本来可以舒缓结尾的故事变得仓促了不少。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十少年作家批判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十少年作家批判书
上一章下一章

由宠儿到青皮:胡郎从此多郁愤(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