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集中营与新“巴洛克” 城堡(图)

“现代主义”集中营与新“巴洛克” 城堡(图)

顾铮建筑不仅是社会生产力与物质形态的最具体的呈现,同时也是居住于其中的人们的美学趣味的外化与固化。现在居住于上海的罗永进,于199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至今仍在进行之中的摄影系列——《新民居》。罗永进的《新民居》系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新民居?洛阳》与《新民居?杭州》。《新民居?洛阳》系列拍摄于前,《新民居?杭州》系列拍摄于后。他的《新民居?洛阳》系列虽然拍摄自一个曾经是六朝古都的并**型意义上的现代都市洛阳,但在他的图像中所表现出来“前现代”的都市建筑形态,在将中国内地的当代民居以一种非常坚实有力的视觉造型与丰富的视觉肌理加以呈现的同时,也透露了中国人意识深层的建筑美学意识与空间意识。经过罗永进的强烈而又简洁的视觉概括,这些民居令人不可思议地产生一种集中营的错觉。与此同时,他的这些洛阳新民居照片中的建筑造型,居然还让人联想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简约风格,不过这种民居建筑风格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简约风格相比,显得粗鲁而又有勇无谋,但又是的确在视觉上有种不谋而合的巧合。不管这种营造方式的实际动机如何,如果说那是一种不自觉的“现代主义”的话,那么它们只能是一种不幸的“现代主义”集中营。连“居住的机器”这个现代主义建筑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与沿海城市的那些摩天高楼林立的都市形象相比,罗永进的这些面目狰狞的民居建筑形象透露出内陆与沿海的城市化标准的巨大差异。这里面不仅仅是对于物质的标准,也存在着区域文化的更深层意义上的不同。他的这些影像为了解中国内陆城市中建筑与生活的关系,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内陆市民的美学素养、人与建筑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视觉参照。从2002年起,罗永进将他的视线转向了浙江杭州附近的私人住宅。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洛阳“新”民居的“新”民居。这些住宅都是由中国最早富裕起来的地区之一的居民们按照自己的美学趣味所建造的。如果说洛阳的民居是自发盲目的“现代主义”建筑的话,那么这些杭州的民居则可称为自发盲目的新巴洛克城堡式建筑。与洛阳的那些建筑的粗陋相比,浙江的这些建筑似乎努力在向精致靠拢,并且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显示欲通过建筑强烈地表现出来。这些建筑的特点是拼贴,好像什么“风格”都有那么一点,但又什么也都不是。从照片看,洛阳杭州这两个不同地方的这两类建筑如果按照一般的审美标准来看,也许根本无从比照。一个是努力以最简单的方式来控制空间的意识的产物,而另一个是展示了一种什么都想要的心理的建筑混合体。然而。这两者在骨子里相同的地方是,不可救药的贪婪与不可救药的粗陋。罗永进的摄影在有力之处在于,他在这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影像作了一个类型学的归类之后,向我们清晰地呈示了它们在根本上相同的东西。他以格式化的相同的画面形式来安置这两类有着不同“风格”的建筑,并让我们在“风格”的“不同”中发现深层意识上的“同”;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通底的“同”;一种处于无从自我节制的疯狂与不可理喻的非理性。而这也许就是透过建筑流露出来的深藏于民族心理底层的深层无意识。更可悲的是,杭州新民居这类建筑,现在不仅仅只是一些人的美学趣味的现实化,它们其实已经逐渐地成为了一种主导性的趣味,四散蔓延并且开始影响、左右今后的中国民居建筑实践。更有意思的是,在罗永进的冷静的观看下,这些看上去像玩具模型似的建筑甚至显出了一种奇怪的幻想色彩。经过他的视线转化,现实事物成了非现实事物,就像一些布景里的东西。通过对于一个主题的全方位的关照与一种类型学式的执拗的编目与整理,罗永进建立起一种现实主义与观念形态的视觉联系。经由现代新民居,罗永进举重若轻地悄然切入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给出了一种令人措手不及的现实呈现。不过,无论是简朴如“集中营”的民居,还是繁复叠加的“巴洛克城堡”,其实,最终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制造者。是他们为自己准备了这样的住宅。罗永进只是冷静的观看,并也让我们同时看到,原来建筑并非只是简单的房子,那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集中体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上一章下一章

“现代主义”集中营与新“巴洛克” 城堡(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