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与建筑的对话(2)

关于摄影与建筑的对话(2)

莫:对。从这一点上来说,内部反映着外部,反之亦然,这给了你一个的有趣的社会学的启示。罗:这都是处于技术上的考虑:它取决于光线、角度等等,我必须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照片,我非常在意构图和技术效果。莫:你的黑白照片,如“新民居”和“东方广场”与艳丽彩照,如“王城公园”和一些大商场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它们是你的两种不同的品味、眼光吗?罗:我愿意把东西用到极至。比如当颜色较淡时,我将强调它的苍白;相反当有色彩时,我强调它的艳丽,这也是当今的品味。莫:你已经去过两次泰国,前后两次一共一个月,你有什么特别想表达的?罗:我很惊奇,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高架、铁路和高速公路,特别是高密度的交通和空气污染,每一次来,空气污染的程度都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泰国农村非常美丽,我喜欢那里的自然景色,和城市里大不一样……莫:是不是和中国很不一样?我们来比较一下上海和曼谷。罗:我认为上海正往这一方向发展:车越来越多,到处都建起高大的水泥建筑,真让人遗憾。莫:顺便问一句,我知道你热爱自然,怎么你从来不拍风光照片?罗:我拍城市景观照片是因为它们和我的生活相关,那里是我居住的地方,并且拍风光照片的大有人在……我觉得我要做些和我的生活相关的东西。莫:那么你对在城市生活有什么感觉?是痛苦还是有些好玩?罗:好玩。这是一种矛盾,现代交通让出行非常方便,但它破坏自然环境。莫:如果让你选择在大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活,不考虑其他因素,你选哪一个?罗:那我选择在农村生活,然后一星期左右进一趟城(笑)。莫:还是回到摄影。和其他手法如绘画比起来,摄影有什么优势?有人认为绘画更自由,因为它完全是主观的。你认为搞摄影受限制吗?罗:摄影让我感兴趣的正是通常它被认为是不足的地方。其实用摄影你能尝试很多表现自我的方法,清晰的记录不是它的惟一动能,你可以发现很多有主观创造力的东西,你可以用很多方法来运用镜头,通过控制光圈和速度,你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效果。我乐于发掘和利用相机的各种功能,取景框确实是一个限制,但它也是一个挑战。莫:你用马赛克拼接的方法扩大了空间,也延长了时间,这是观看者在你的作品中能体验到的。我甚至认为你超越了二维空间,因为你用了多视点和多种焦点变化。罗:我想记录下一些用一张照片无法拍下来的东西,一些丰富的形和光。将不同的视点和手法并置在一起,你可以创造出异常丰富作品。莫:最终,我觉得你的作品比现实还丰富。罗:不,它们是一样的,现实是丰富的,我只是将它抓住并表现了出来。莫:但你作品中的现实是经过你的视角和你的诠释而变得很丰富的。罗:对,我观察到我想看的,我将我想看的跟观众们分享,我要让人们通过我的相机观看,也就是说,我帮他们选择。莫:我们还未谈到最近用古老的针孔手法拍摄的系列。我们刚才提到你在浙江省拍摄的民居系列,它们让我想到法国摄影家波恩德和西拉?贝在70年代拍摄的作品。但你还拍摄了另外一种同样建筑的系列,它们被针孔处理得梦幻、朦胧。罗:看这些用针孔拍的作品,你好像被带到了过去,有一丝怀旧意味。我用这种技术契合屋主的想象——他们梦想着能住上西方的别墅。我用虚化的影像让他们的梦想成真。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将这些怪异的建筑和虚化的手法结合,正好得到屋主想要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说,一个神秘的虚影使现实变得更接近最初的想法。另一方面,清晰真实的图像让你能看清每一个细节,发现每一种图案和材料,仔细观察后,你会领悟到它们以及同它们极力效仿的欧洲的原形有多大的距离。莫:很长时间以来,你一直在用传统相机,你认为数码相机改变了你的观察和工作方式吗?罗:它们对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曝光时间上有所不同,并且在弱光下,数码相机有较强的记录能力。莫:那冲洗程序呢?现在已经没有在暗房中看到图像漫漫显现的惊喜。罗:对,已经不用暗房了,但现在你必须小心地操作电脑或和在工作市里的技师合作……非常艰难。我有时还是愿意用胶片,这样旧不用对别人不断解释自己想要的效果是什么。莫:我发现你在用很多不同的材料,如银色和金色的光纸……罗:我愿意用符合大众口味的材料,它们和主题内容结合起来更能反映当今世界。莫:最近我在想另一个问题,上一届平遥国际摄影节我们有幸看到很多中国和外国摄影家的作品,我可以很轻易看出哪些是中国人拍的,哪些是外国人拍的,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罗: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但我不太清楚。莫:我想可能是中国摄影师更讲求故事性、叙事性和情感,另一方面,对我来说,中国摄影师很少去抓细节或非叙事的图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上一章下一章

关于摄影与建筑的对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