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英雄(4)

本土英雄(4)

话虽如此,如果香港的制作没有相当竞争力,配额制根本行不通。首先,港片有产量方面的竞争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电影业是亚洲持续最多产的地区之一,1965年有电影235部,比法德两国的总和还要多。多数西方电影及不少亚洲电影在70年代间纷纷萎缩,但港片制作量从没跌破100之数。1993年是影业最蓬勃的一年,当地制作人戮力拍摄了近250部电影,与日本本土制作量不相伯仲,惟日本人口却是香港的20倍。而且,这弹丸之地的影片产量,很久以来都是超越中国大陆的。质量方面,香港制作人亦保持其竞争水平。当然,港片向来成本较低廉,在40与50年代,画面所见更是寒酸,有钱人家的墙壁投影可能只是钉上帆布,灯光也会把黑影散落四面八方。但大制片厂的出现,替影片外观制订了更高标准。邵氏公司与其对手皆标榜大制作大场面,以及很有气派的镜头运动及色彩缤纷的服装设计,纵然仍未及好莱坞或日本制作般奢华,但却足以把别的亚洲制作比下去。70年代,外观俗气的功夫片走下坡后,制片人便刻意转向西方制作标准。到了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已经具有教人目眩的现代包装,观众熟悉的类型及影星,皆能与好莱坞争一日之长短。同样重要的,是港片讲当地语言。对南方方言电影的需求,早自30年代开始便给港片帮了一把。香港九成人口讲粤语,但国语(普通话)片一样盛行,曾几何时,国语片甚至打垮了粤语片。但到了70年代后期,所有影片几乎清一色讲粤语,80年代更变得极口语化,即使是中文字幕也包含大量广东语,不时令香港以外的华人摸不着头脑。香港观众口味,向来比较狭窄。香港移民潮主要从中国内地涌至,所制造的一批观众,都觉得本土电影比外国电影可亲。从上海或广州来的新移民,不会认得阿诺·施瓦辛格或茱莉亚·罗伯茨,但刘德华的影片及音乐录影带却风行中国各地;这现象到近年才有转变。港片观众主要都是学生、低层白领及文员,以及中学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人。中产阶级宁选好莱坞片、欧洲片或日本片。正如美国知识分子往往讨厌美国片,不少有学问的港人都认为港片是垃圾。另外,电影业也跟上当地生活节奏。在全球各地,人人都会在假期上电影院;在香港,发行电影的“黄金档期”就有学生不用上学的暑假、圣诞假期,以及一月下旬至二月下旬的农历年假。每年五大卖座片,几乎都是在上述档期推出的。圣诞及农历新年把平日少看戏的观众,都带到电影院。因此,戏院大都放映阖家欢喜剧及轻松动作片。80年代至90年代初,黄金档期都是许氏兄弟、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等大明星的天下。为满足顾客不同需要,50年代的戏院都犹如社区中心,除了上演粤剧、综艺节目及业余话剧,还会用做举行毕业典礼及宗教布道会。今天,影院内的小食档则售卖虾片和鱿鱼丝。在这个商业之都,每场影片放映前都有宣布,要求观众关掉传呼机和手提电话,可观众接听来电如仪,有时更致电朋友大谈正在银幕放映的影片。港片除有产量与制作质量的保证,除有语言亲切感及方便观众的好处之外,也营造了熟悉而惬意的氛围。一如纽约客或巴黎人,港人在银幕上看到自己居住的社区,已习以为常。港岛也好,九龙也好,未曾在影片中亮过相的街道大概少之又少;数不清的珠宝抢劫及追逐镜头,都沿着弥敦道及附近街道拍摄。地理位置也有非常特定的时候,王家卫在九龙的重庆大厦及港岛的加利佛尼亚咖啡馆(CaliforniaCaf?,建造起《重庆森林》(1994),许鞍华的《女人,四十。》(1995)则在大埔旧社区拍摄。名声稍逊的制作,如查传谊的《屯门色魔》(1994)及《去吧!揸Fit人兵团》(1996),也按照某些特定的社区布局,设计惊险动作场面。港片还有熟悉的面孔和声音。当地明星一开始便可吸引到大批影迷,影坛与流行乐坛很容易走在一起,歌星迟早亦投身电影界,影星也一样会出唱碟(如黄秋生、刘德华、叶倩文,甚至周润发)。有歌影视(音乐,电影及电视)之称的多媒介组合,令多数成名影星经常跨界发展。歌影视首先重视宣传明星,其次才是影片、音乐光碟及演唱会之类的明星载体。好莱坞多以玩具、纪念品及快餐连锁店等方式配合,宣传某部影片;香港则在明星身上做文章:明星都有庞大的影迷会,又会亲身亮相或接受影迷杂志访问,替影片做宣传。好些影评人认为,当地电影不止于迁就大众口味。港片难道真的没有反映观众的看法?我觉得,对过度套用观众反映作文章的影评,大家应抱怀疑态度。事实上,一个聪明的影评人,能把任何影片说成反映某些东西;许多不同的观点——即使互相矛盾的,都可说成是观众的看法,反正其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更具体的说,一个社会不是人人都上戏院,也不是人人都赞同所看到的一切。监制导演在反映潮流之余,更希望创造潮流,影片也可反过来影响从中取材的现实基础。即使有观众大声喝采,也不表示影片就反映了公众的看法。1998年5月6日,《濠江风云》在香港影院首映,拍的是号称“崩牙驹”的澳门黑道中人尹国驹的传记。向来爱穿热带风景图案肥大恤衫的崩牙驹,也是该片出品人。崩牙驹纵使在首映不久前就逮,但他名字出现在首映夜银幕上时,观众即掌声雷动。《濠江风云》所获得的掌声,难道表示港人欣赏黑社会分子?表示他们欲暗中反抗殖民地残留下来的法律及治安?抑或任何首映,大抵满座都是监制导演的朋友?崩牙驹的友人也许做了不少工夫,好使首场反应够热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上一章下一章

本土英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