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马士英》(1)

《钱谦益马士英》(1)

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崇为最高境界,然而文人从政总是处在两难境地,刚直不阿则为当道所不容,曲阿附世则为后世所不齿。于是乎文人从政的悲剧便不绝于耳。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在文学与史学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他在明清鼎革之际失节降清,遭到遗老遗少的蔑视,后人也因为非议他的人品,而对他的文品嗤之以鼻。

这不能说没有道理,却火之偏颇,缺乏客观公允的心态。人品与文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需要加以分析。笔者对钱谦益的才华极为欣赏,对他在政坛上不断遭到挫折深表同情,为那个激烈动荡的时代士大夫生存状态的无奈,感慨系之。与那些慷慨激昂的志士仁人相比,钱谦益活得很累,在南明与清初的历史剧变中,显得过于寡断于苟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政治生涯接连不断遭受挫折,而他又非常看重传统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治国平天下,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文人。这个矛盾始终阴魂不散地萦绕着他,难以摆脱,扭曲了他的心灵。

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论文——《钱谦益与东林——作为政客的钱谦益》(见《吉川幸次郎全集》第十六卷,日本筑摩书房,1970年版,第11—35页),开掘出观察钱谦益政治生涯的一个视角:他一生遭受七次重大挫折。

钱谦益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及第,出任翰林院编修仅仅几个月,由于父亲病故,不得不回到常熟家乡服丧守制。这种守制通常是三年,但是三年以后他并没有复出,在乡里整整闲居了十年。直到泰昌元年他才官复原职,很快又碰到麻烦。那就是天启元年出任浙江主考官时,牵涉科场舞弊案,虽然后来查明与他无关,但不久还是因此而罢官归乡。天启四年他再度复出,以詹事府少詹事的头衔从事编纂《实录》的工作,因为与东林人士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人交往密切,被“阉党”列入黑名单之中。阉党骨干分子王绍徽根据魏忠贤的授意炮制《东林点将录》,仿照《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名号,把东林人士一百零八人编入黑名单,为首的是“开山元帅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李三才”及“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钱谦益也名列其中:“天巧星浪子左春坊左谕德钱谦益”。

在一场“阉党”发动的整肃异己的政治风潮中,钱谦益革职回乡。崇祯元年明思宗打击魏忠贤及其“阉党”,发动了持续两年的清查“阉党”逆案的运动,为东林人士平反昭雪。钱谦益官复原职之后,很快升任礼部侍郎。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他的声望才干鹤立鸡群,被列入增补内阁成员的名单之中,引发会推阁员的“枚卜之争”。机深刺骨的温体仁:借口天启元年的科场舞弊案钱谦益的问题还未搞清,横加诬陷,使钱谦益有口难辩。明思宗不加细察,无端给了钱谦益一个革职处分。温体仁搞掉钱谦益以后顺利地进入内阁,以后又升任内阁首辅,还是忌惮钱谦益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于崇祯十年指使常熟人张汉儒诬告钱谦益五十八条罪状,把乡居八年的钱谦益逮捕入狱。无瑞蒙受不白之冤的钱谦益在狱中上疏申冤;并且通过亲朋好友为之多方奔走,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司礼监太监曹化淳、东厂太监王之心、锦衣卫掌印指挥吴孟明插手清查此案,真相大白:纯系温体仁陷害无辜。明思宗至此才明白,他宠信了七八年之久的温体仁原来在结党营私,痛下决心罢了温体仁的官,释放钱谦益。然而钱谦益的官运依然困顿,并没有官复原职、直到六年之后,才在南明福王小朝廷出任礼部尚,达到了他的政治生涯的顶点,不过短暂得如同昙花一现。不久,清军渡过长江,弘光小朝廷的福王、马士英、阮大铖之流擅离职守,自顾逃命,南京陷落,手下无一兵一卒的钱谦益无可奈何地率南京政府投降。钱谦益降清后,前往北京出任礼部侍郎,在仕途与名节的两难选择中,陷入深深的无奈与痛苦。几个月后便借口养病告假,回到家乡常熟,两年后卷入抗清斗争,被清朝当局逮捕入狱。这种看似出尔反尔首鼠两端的行径,反映了失节者的忏悔以及对于名节的珍惜,他想用最后的抗清来洗刷降清的污点,结果两面不讨好,在明朝遗老遗少眼里始终是火节者,在清朝当权者眼里则是朝秦暮楚的贰臣。

钱谦益的降清,暴露了他的人格弱点,对此人们已经知之甚多。而他在弘光小朝廷的短暂政治生涯中,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人们知之甚少。笔者试图对此稍加披露。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明思宗在煤山上吊自杀,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宣告延续276年的明朝灭亡了。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
上一章下一章

《钱谦益马士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