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1)

一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1)

——从刘备托孤与《出师表》及北伐、斩马谡等事看诸葛亮其人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连连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挫折,东部咽喉重镇荆州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被夺取,随即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将关羽、张飞接连身亡,他亲自带军出征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最后终于在白帝城病故。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这段话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的白帝托孤。

此段加上后来诸葛亮为北伐而上的《出师表》,一直以来被作为推崇诸葛亮“千古第一人臣”

的典范事例和佐证。

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诸葛亮,作为一个在乱世之中奉行法家申韩之术的人物,其面目绝非象一直以来文人骚客们所描绘的那样谦恭,而是一个懂得时刻要牢牢把持权利和实力,关键时刻对任何人都绝不手软的政治家,包括对其第二个主子刘禅以及朝野上下的大臣、百姓在内,莫不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白帝托孤。

白帝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一段话和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

,既不是刘备首创,也不是仅仅只发生在诸葛亮身上。

远的不说,在三国早期,东吴奠基人孙策在临终时就已经上演过这样一出戏文。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张昭)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

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此时孙权年约十九,而刘禅是十七岁登基,两人的年纪大体相仿。

但孙策死的时候,正值各路军阀混战、孙策势力东征西讨乘机扩张之时,其势力并未得到巩固,显然比不得早已扎稳根基的蜀汉政权,所以张昭受孙策临终嘱托后,其“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

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等一系列的举动,比之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的作用,要重要的多。

而论地位,张昭之于东吴不逊于诸葛之于蜀汉,再论发生年代也是孙、张在前,后世人等独推昭烈、孔明而漏桓王、子布,显然并非是记性不好忘记了此事,这掠人之美的举动,其用意只怕就是要让孔明专美于前。

因此认真说起来,此事并无什么值得大肆褒扬的地方,真要说也应该先说孙策和张昭才对。

另外刘备在白帝托孤之时,并非只找了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在侧。

刘备能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来托孤,说明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处理这个问题,因此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二人,并非是仅仅因为李严在身边方便之故,而是应该有其很成熟的考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

我们知道,蜀汉政权的根基主要是由三个势力集团组成:占主导地位的刘备嫡系荆楚集团,前益州刺史刘璋时期的东州集团,本地人为主的益州集团。

益州集团从刘璋时期开始就没能在政治上占据大的舞台,一直处于一个陪衬的地位,所虑不大,这一点,我们从《三国志》的传记就可以知道,蜀汉就是除去王室成员,列传中本地人士才也十九人,大约只占了三分之一强,而且无一是高层官吏,均为下级官吏和侍郎一类的闲官。

因此需要考虑的乃是荆楚、东州集团之间的问题。

此前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关、张败亡以及夷陵之战,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荆楚集团遭到了重大创伤。

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又一病不起,当然会想到自己身没以后,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和蜀汉政权的巩固问题,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对诸葛亮并不是完全信任和没有顾虑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既然以这样的方式将这话明白地说了出来,那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这样的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惟有尽忠而死也不会取而代之一途了。

不管怎么样,在那个年代里,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应一声“好”

的。

但是如此一来,倘若日后刘禅昏庸而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个辅佐不力,背主食言的骂名,在政治、舆论以及民心上都将会面对“不臣不忠不义”

的罪名,并因此导致师出无名而居于劣势。

所以刘备这话与其说是信任与托孤,不如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威胁策略,亦或者是无奈之下欲擒故纵的一种权谋。

而另一位重要人物李严,在刘璋时期就是东州集团中的佼佼者。

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在任上又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

相比较而言,诸葛亮此前在政治和外交上展示了他的出众能力,但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建树的机会,因此刘备很明智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1)。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颠覆传统:史说新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颠覆传统:史说新语
上一章下一章

一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