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挑中国内地游客的刺
我是王大力,土生土长的埃及人,很多中国朋友都亲热地喊我“大力”,反而阿拉伯名字“哈姆迪”没有多少人记得了。高中毕业后,我被开罗埃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录取,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94年开始,我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专门给中国人做导游。那时埃及还不是中国内地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大陆的自费游客极少。我接的团主要都是台湾人,香港团也有一些。2000年之后,我带的中国内地旅游团才慢慢多了起来。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腾飞比中国内地早,实事求是地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它们的旅游文化已经比较成熟,与发达地区相差无几;而中国内地旅游团在这方面差距比较大,良好的旅游文化还有待培养。举例来说吧:内地来的旅游团,人与人之间不太信任,相互间比较戒备,而港台游客尽管组团前也是素不相识,但一般能够相互帮助,真诚相待,反而更多地体现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中国传统文化。再比如,港台游客中,小姐们都很温柔,讲话客客气气的;而内地姑娘比较冷漠,对外人似乎总是很防范。埃及的古迹非常多,一些内地游人总是情不自禁地喜欢用手亲自触摸这些珍贵的文物,似乎要试探它们的真实可信度。这也是很不得体的行为,尽管他们也许并不是故意的。港台客人大都是抱着“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态度到埃及旅游的,因此,他们对导游的讲解听得非常认真,提的问题也很专业;而内地游客中,尽管也不乏对埃及历史和文化非常了解的人,但不少人依然是抱着“到此一游”的念头来的,反映在实际行动中,拍照就成了旅行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对导游尽职尽责的讲解却不理不睬,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扯一些与文物古迹完全没有关系的话题;或者就东张西望,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有时甚至粗暴地打断我的话,“大力,你就别讲了,来给我们拍几张照片吧”。旅游中还有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就是小费。小费的给予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给服务人员小费,既是对他们良好服务的肯定和尊重,也体现了客人自身的礼貌与教养。但一些内地游客在这个问题上紧抱着国内的观念不放,总是认为:“所有该交的钱都一分不少地交给旅行社了,凭什么还要额外给当地的司机和导游小费?”因此,我常看到一些内地游客为给不给小费、给多少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弄得双方很不愉快。实际上,埃及的旅游公司几乎不给导游和司机报酬,或者给得很少,我们付小费既不至于高得离谱,当了“冤大头”,也不至于小气得抠手抠脚,失了中国人的身份。我所带的中国内地旅行团中,有不少是公费旅游。这些团到埃及来的名义虽然是开会研讨、参观访问,但往往用一两天、甚至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办完“正事”,其余时间全用于到埃及各地观光旅游。如果真是观光倒也罢了,但一些团员常常坦率地要求我:“大力,我们不看古迹,能不能带我们到好玩的地方去?”起初,我搞不清楚什么是“好玩的地方”,后来才慢慢明白,这是指赌场和红灯区之类的地方。要求去这种地方的人,有自费游客,但绝大多数都是公费游玩的客人。我的身份是导游,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时候我竟成了他们的“导玩”。面对这些要求,我心里总是很矛盾:不答应吧,顾客是我的“上帝”,如果“上帝”不喜欢我,长此以往,我的饭碗就不保;答应吧,中国是我最热爱的国度,我怎么能帮助中国客人在埃及做出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呢?这时,我心里真为我的中国客人感到悲哀。其实,我并不是故意要挑中国人的刺,我知道,埃及公民走出国门旅游时也存在种种缺点。我心里其实是特别爱中国的。我常告诉我的朋友们:尽管我是埃及人,却有着一颗中国心。中国有句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因此,我对中国游客的缺点才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