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遭到驱逐(7)
刘洪宾采访录,1995年5月2日。据《揭发束星北》束星北档案资料第二卷,第56页。王普是中国著名原子核分裂专家,三十年代就任教于山东大学,不久,被派往世界科学中心德国威廉皇家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参加了原子分裂的早期实验研究,从而成为中国最早从事原子核分裂研究的学者。他因最早发现铀和钍原子核分裂时放出的迟发中子,而扬名学界。他的这一发现对以后的核裂变反应堆的物理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王普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先是到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任教,抗战结束,山东大学在青岛复员,王普重返母校。李哲明在辅仁大学有缘成为王普的弟子,并在他的麾下读完了大学物理(普通物理)。辅仁毕业后,李哲明之所以选择了山东大学,与他老师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方楫明采访录,1994年8月14日。王景明在狱中一直呆到1978年。这一年束星北复出。复出后的束星北第一件事便是营救他的学生王景明。他通过有关领导与关押王景明的山东省第一监狱交涉。因历史等原因,王景明的“案情”被搞得错综复杂,逐一理清洗净需要过程,为了避免学生在黎明之后的漫长的甄别核查和手续办理中绝望,束星北托人将大量的物理、数学书籍和国外一些较新研究资料送进监狱。王景明被无罪释放后,束星北又让他作为助教陪伴左右。一年之后,束星北认为学生的心身和业务能力都“恢复健康”后,才将他放到海洋大学(时为海洋学院)。此后,王景明担任了海洋大学物理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束星北档案资料第二卷第9页。同上第2至3页。同上第74-76页。1928年,束星北赴美前夕在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公馆前与全家人合影留念。竺可桢时代(1936—1949)的浙江大学,被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为“东方剑桥”。左图: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右图:竺可桢和夫人与学生们在一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竺可桢率领全校师生辗转西迁,初迁至江西天目、建德,继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1940年2月迁至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办学七年,直至抗战胜利。西迁历史被称为“文军长征”而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图为浙江大学湄潭分部大门。李政道的物理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图为湄潭物理实验室。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物理实验室,设在龙泉县坊下村(1940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竺可桢本着这个宗旨,聘请名师,倡导“求是”校风,一大批国内外名教授纷纷而至。竺可桢时代,无论是科研还是教育皆风光占尽的束星北,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图为1948年浙江大学部分教授留影。这样的履历表,你我都曾填写过。束星北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山东大学填写的履历表。一旦打入“另册”,命运基本就注定了。1951年杭州市公安局为“另类”专门制定的登记表。1951年,青岛市在汇泉广场召开声势浩大的“镇反”大会。1952年,“三反”运动中,人民法院在看守所设立的贪污检举箱。犹如火炉上的水壶,政治运动是一步步地烧热并沸腾的。1952年2月3日,山东大学学生举着拥护“三反”的标语牌示威游行。中国教育史上,一次畸形而又无奈的“婚姻”。1953年3月1日,“山大”“华大”合校典礼大会会场。1951年,华岗校长在“山大”“华大”合校典礼大会上讲话。一篇“小人物”与“祖师爷”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文章,竟成为一个时代学术政治化的“杠杆”。他们自己也不曾料到。(两个“小人物”的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批判了《红楼梦》学术研究权威俞平伯“唯心论”的思想,受到**的重视。)图为合作撰写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的李希凡(中)与蓝翎(右)左图:李希凡此后撰写的争鸣、批判文章发表于此。风起云涌的政治时代,山东大学校刊《文史哲》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图为1952年《文史哲》杂志工作人员创刊周年合影。1958年山东省“肃反”展览会在青岛巡回展出一角。山东省“肃反”展览会展出的反革命武器。让子女帮助父母配合政府、接受改造是那个时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1955年,山东大学学生在动员父母交待问题接受改造的呼吁书上集体签名。“小阳春”带来的春风。1956年山东大学党委当众向束星北道歉。图为山东大学党委为束星北“平反”的结论书。鸟儿在围剿中纷纷坠落了,天空只剩下我们的叫声。1957年的“除四害”运动中,少年儿童在轰赶麻雀。很长一个时期里,结果总是忤着我们的希望。1957年5月23日的山东大学报《新山大》第一版1949年10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的教育界首席代表。前排左三为成仿吾,1958-1974年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排右一为晁哲甫。1956-1958年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