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行(2)
不过对于束星北的“改变”,最初是没人相信的。一些领导认为这是他的缓兵之计,同事以为他已走投无路不得不出此下策,就连他的朋友王彬华最初也认为他是在赌气。王彬华是山东大学物理系气象所教授。早在30年代,王彬华还在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就读过束星北的文章,当时只知其名,未谋其面。抗日战争期间,束星北到重庆军令部研究军工武器,王彬华在同一个机关从事气象研究,两人朝夕相见,如同师友兄弟。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彬华被任命为青岛观象台台长。解放后青岛观象台归为山东大学气象所,王彬华也跟随着来到山东大学。50年代初,束星北从浙江大学来到了山东大学物理系,两人再次相遇。束星北在物理系待不下去了,便拜他为师,同他商量改行转攻气象科学。尽管他对束星北的才华与智慧一点都不怀疑,但隔行如隔山。王彬华认为,所谓改行,无非是束星北被无奈的境遇逼出来的一点幽默。王彬华:那天雨下得很大,淋得湿漉漉的束先生来到我家,进了门他也不擦一擦就和我商量改行的事。他说,**担心我同他们争夺接班人,搞气象总该没什么问题了吧。“气象不会有阶级性吧?”我知道他有气,便劝他说,我觉得你还是搞和自己相近的东西好。他说,气象就是相近的东西,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还得靠天吃饭,搞气象是有搞头的。大道相通吗。接着他告诉我说,今晚是来拜师的。我说,我怎么敢收您这位大教授做学生。他说,气象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经验。你这个老师说什么也是要当的。我说,从何开始呢。他指着我的书房说,就从这里开始吧。他说过后,就在我的书架上翻,我也帮他找,最后竟选了一大堆,有五六十本吧。这么多书怎么拿?他让我找个袋子。我说,家里没有那么大的袋子,他找来找去,结果从厨房里找出一条面袋子,那些书装了有大半袋子。我以为,这么多的书得啃多长时间哪。没料到,不到二十天,他就将这些书还了回来,然后又用这条面袋子装了大半袋子资料书籍。走前告诉我说,方向确定了:长期天气预报,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大家就是大家,束星北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当初,中国因没有高等数理基础,也可以说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才障碍了长期天气预报的发展。而数理基础正是束星北的长项。他所要做的,无非是用自己的脚在人家早就走过的路上再上几个来回。没料到,他很快地便开始发表文章了,更没料到的是,他的文章竟在气象学界引起了轰动。⑤气象专家对束星北的气象研究的评价众口不一,但多数人对他的创见与发展是深为钦佩的:在气象研究中,对于干空气绝热运动,一般情形下都视为等熵变化。在等熵运动中,束星北得出决定温度直减率r的变化的因素有:空气压力变化,水平辐合和辐射平流切变等三种理论。他的这个理论无疑比气象学家彼得逊和赫尔维茨等所得出的结果更有深度也更为完善;在大气扰动和空气运动学方面,束星北的波速方程要比罗斯贝的结果在形式上更为广泛,理论上更为完整。他还从大气扰动导出温压结构的槽脊方位和倾度关系,提出了倾向与强度相互消长变化等结论,这个理论对于西风波的认识有着重大的突破。束星北的“高压变压计算法的建议”中导出的高空变压公式,虽方法上与气象理论学家罗斯贝的公式大致相同,但又绝不能同日而语,束星北在理论上更为严格完善。从个人关系上讲,王彬华比他人更了解束星北,对其气象成果的认识也更有权威性。他认为,束星北接触气象的时间太短,因而更多的东西还没来得及展开,所以说一些研究尚属于阶段性的,尽管如此,他一年多的研究还是有些成果的,他的研究成果大致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最早发现了中国降水的来源。50年代中国没有卫星,因而降水一直搞不清楚,气象界说法多半属于猜测。有人说降水来自太平洋,也有人说来自大西洋。没有人敢想象它恰恰来自印度洋,因为有一个西藏高原挡在那里,人们的思维被西藏高原挡住了。束星北在分析研究了大量资料后,一口咬定,中国的降水来自印度洋。这一观点在有了卫星之后得到了证明。二是一个地方有一个高压另一地必有一个低压。理论界中有个“灯光理论”的说法,是说人的才智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像探照灯一样,照到哪里哪里亮。束星北便是如此,他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境界,可在相关的学术领域里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他研究气象的着眼点首先是地球的大气层,他把大气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观察分析,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这种宏观到微观,微观到宏观的观点或方法,对于50年代的中国来说,无疑是超前的。而在这一思想的前提下,他又进一步论证了高压与低压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变化机理。三是向苏联科学院院士基培尔投出了矛枪,修正了他对中国大气理论的观点。基培尔是出色的动力学家、气象学家,他在气象理论的研究方面很有些建树,“一边倒”学苏联,基培尔的理论被奉为了金科玉律。尽管他的一些理论是对的,可是一旦生搬硬套,麻烦便来了。如他的高空引导层理论层高为2000米左右,这个层高的标准是根据苏联的大气环境作出的,显然没法适应中国。在中国,不但南北东西季节温差不同,即使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的局部环境的温差也是千差万别。怎能生搬硬套?束星北在大量的资料分析与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培尔的高空引导层做了修正与归整。他认为,高空引导层在中国不仅南方北方不同,而且也将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不能单纯地以南方北方区域来划分高空引导层。他用大量的事实与数据批驳了生搬硬套基培尔理论的数据,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季节环境的高空引导层。他的这套高空引导层理论在中国气象界延续使用了多年,有些地区直到今天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