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地下长廊之谜(3)
1982年,海洋学家贝罗斯在深达2500米,温度高达摄氏300度以上,具有极强压力的地下水中,发现了生机勃勃的生物群,这些生物被送到温度100度处便死掉了。
由此人们推测,地下王国里的地内人和一些海底生物之所以嗜热,是由于硅取代炭造成的。
由于不能适应地面的生活,这些地心人只能深居简出地生活在地底之下。
上述说法给“地下王国”
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为了使这种解释进一步合理化,地质学家以及地球物理专家也提出相应的事实。
他们认为,地球的现有重量是6兆吨的百万倍,假如地球内部某些部分不是空的,它的重量应远不止于此,而这些空的部分正是“地下王国”
的活动场所。
于是,由地下长廊而引出的“地下王国”
说又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地球空洞说”
的激烈争论。
所有这些争论的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废墟下的文明印度河文明消亡之谜神奇的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突然消失了,不留下一丝痕迹。
它沉睡在泥沙之下,不为人所知。
有人认为它毁于核爆炸。
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曾拥有光辉灿烂的文明,其中不少成就还直接影响到20世纪的历史。
相传,很早的时候,欧洲就有一个传说,说存在一条地下长廊“阿加尔塔”
,里面贮藏着大量黄金。
希特勒上台后得知这一“秘密”
,立即派人四处搜集有关“阿加尔塔”
的情报。
奉命前往亚洲的考察队找到了一本梵文书,里面提及古代有一种“众神之车”
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地道中悬空穿行。
希特勒认为有这样的“车”
在地下长廊中探宝会更容易,于是令人研究仿制,结果却在“众神之车”
的基础上研制出了“VI”
、“VII”
型火箭,并将其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可见古印度文明之奇。
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古文明却在突然之间消失了,没有留下痕迹,令人匪夷所思。
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班那吉发现了古印度文明的遗迹——“死亡之丘”
摩亨约·达罗,从此撩开了古印度文明神秘面纱的一角。
摩亨约·达罗遗址位于今巴基斯坦新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
从遗址发掘看,它非常繁荣,占地8平方公里,分为西面的上城和东面的下城,两个城区布局合理,显然经过细致的规划。
上城是政治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有了望楼和高墙,有宏伟的议事厅,有能容纳上百人的大浴室。
浴池水面80多平方米,底部还有防止漏水的沥青,旁边建有附属设施,使进水和排水都极为方便。
下城则是住宅区和商业区,城里街道笔直宽阔,一个个街区整齐划一。
有趣的是,为了不影响行人视线,所有转角处的建筑物墙角都呈圆形。
街道上还有照明系统。
街道之下,还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水沟上铺着石板盖。
所有建筑物的临街面都不开窗户,以避免灰尘和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