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浴池”的遗迹(1)
出土的文物表明,摩亨约·达罗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水平。遗址内发掘出了大量的青铜、陶瓷和印章等物,说明当时的社会已处于青铜器时代。青铜器件的工艺水平已相当高,制作的首饰很漂亮,还利用宝石、象牙等珍贵材料进行雕琢。其中有一个青铜舞女像,全身裸露,身材苗条,右手后撑,左手前摆,头部微仰,双腿略前倾,逼真地再现了舞女合乐起舞的动感。从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印章,大小一般在20~30厘米见方,上面刻有动物图案。其中有一个印章,上面是一个盘腿而坐的三面神,头戴牛角王冠,手配饰物,身束腰带,四周则分别有大象、老虎、犀牛、水牛、羊等动物。更重要的是,有的印章上还刻有文字符号。此类符号累计约有500多个,后人称之为“印章文字”。可惜,人们迄今还不明了它们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对于它的解读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之中。前些年有个名叫赫罗尼兹的捷克学者声称,自己已经释读了其中的125个符号,并说这种文字已由图画文字演进到带有表音文字性质,但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成果”并未予以认同。至今无人能够释读的“印章文字”在古城发掘中,人们还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姿势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家中休息。据此学者推断,导致摩亨约·达罗毁灭的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全城4~5万人全部死于来历不明的横祸,一座繁华发达的城市由此顷刻之间变成了废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摩亨约·达罗城乃至整个印度河文明的毁灭?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推测,但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地震引起了印度河水的泛滥所致。这种说法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是洪水暴发,那么在摩亨约·达罗城内,应能看到类似于古罗马维苏威火山喷发淹没庞培城时的情景,但是在摩亨约·达罗城遗址中只发现了十几具遗骸;而且洪水泛滥可以用来解释某一个或者若干个城市的毁灭,但不能用来解释整个印度河文明的消亡,因为洪水不可能同时淹没所有地带。有人认为是社会内部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内部的冲突和斗争,结果双方同归于尽,导致了文明的毁灭。但是,人们迄今还无法找到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的证据,同时也无法具体叙述古印度河流各阶级的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也就无法解说阶级矛盾的激烈程度和冲突形式。再者,摩亨约·达罗城遗址内的房屋整齐划一,表明贫富差距悬殊不大,阶级矛盾不可能尖锐到互相毁灭的程度。一些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学者发现,可以用古代两河流域发生的情况来解释印度河流域发生的事情。他们认为,是印度河流域的战争导致了古印度文明的消失。入侵者可能是各种人种集团,其中有居住于卑路支斯坦的诸部落,有同伊朗部落相近的诸部落,还有接近文明中心的周边部落。此说存在的疑点颇多:在摩亨约·达罗城遗址中确实有防护城市安全的建筑存在,但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证据至今未曾发现,也没有发现大量武器的痕迹。此外,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没有养马风俗,在没有马的战争中,远途奔袭和大规模战争是不可想象的。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倾向于接受英国学者韦尔勒最先提出的一种看法,即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毁于雅利安人的入侵。这种说法有两方面的有力证据:一是摩亨约·达罗城遗址中发现的遗骸,有的横卧台阶,有的倒伏井边,而且有刀砍的伤痕,表明发生过暴力。二是在雅利安人的典籍《梨俱吠陀》中,有摧毁敌人90座城市、破坏恶魔城堡的诗句,其中提到阿耆尼烧毁的纳弥尼城可能就是摩亨约·达罗。但是,这种说法也存在难以解开的“死结”:首先,雅利安人迁移进南亚次大陆的时间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但以摩亨约·达罗城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却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就已被毁灭。其次,雅利安人是有文字的民族,又是一个以战功为荣的民族,他们留下的史诗对于伟大战争场面的描写一般都是非常详细具体;倘若真的是他们灭亡了摩亨约·达罗城,那么必定在史诗中不惜笔墨而大加叙述和歌颂,但《梨俱吠陀》中仅有几句诗词而且是用隐喻的、不能确定的字句描写所谓“摧毁敌人90座城市”、“破坏恶魔城堡”一事,很难认为它所指的就是摩亨约·达罗。再次,雅利安人文明相对于印度河文明而言是落后的,虽然落后文明毁灭先进文明的情况是有的,但落后民族会完全毁灭一种先进的文明而又绝少学习和继承这种文明则十分罕见。纵观印度河流域文明与雅利安人创造的文明,很难发现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因此,雅利安人毁灭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观点同样有待检验。由气象学家、植物学家、地质学家等自然科学家组成的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研究小组提出,环境恶化是导致印度河文明衰亡的原因。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过度的开荒,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而当时的生产力又比较低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迁移,由此留下了摩亨约·达罗这座空城。这种说法也存在着疑点:环境恶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应留下明显的痕迹;再者,印度河文明通过迁徙只会在别处继续发展下来,但我们很难发现后来的印度文明与这一时期的文明存在延续和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