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苍白不能做秀?(2)

谁说苍白不能做秀?(2)

导演们应该永远努力去拍像默片一样的电影,才不至于使电影更加恶化。如果导演已经知道如何使用电影语言来进行拍摄,再加上好的对白,当然会使电影更好。只有让镜头自然地带出对白,才不会伤害到一部电影。对于如何拍摄一部电影,张元是这样回答的:“在视觉上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在音乐上也帮助剧情的发展。另外一个,和我们大家都喜欢的演员合作,所以作出深入浅出的大家都能喜欢的影片。”张元当然会这样回答,因为他或许依然是幼稚的。比如他的每部影片中都必须依靠角色的对白才能完成,《东宫西宫》中那些“诗意化”的对白,到《我爱你》的争吵,再到《绿茶》那一番关于罗马型和森林型女人的讨论,等等,它们吸引了观众的绝大部分视线,如果去掉对白,你将仅仅看到《东宫西宫》一个同性恋者那张暧昧的脸,看到《我爱你》里愤怒的男女,看到《绿茶》中摇来摇去的慢镜,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我们迷惑了。从剧本变成电影的过程,就好比是一项加法——若说做加法是一个导演必做的工作,那么他必须首先在心里要做一遍减法,这才是一个已经成熟了的导演的习惯。尽量使用简单的镜头,告诉演员进行最简洁的表演,不必有什么角色发挥。然后剩下的工作就是看你如何设计每一个镜头,将镜头进行排列组合,这才是导演最重要的创作。同样,要知道一部电影的优劣,就做一遍减法,将多余的杂质去掉,看看还剩下什么,看看它是否经得起**的考验。毕竟,只有心理有障碍的人才不敢在街上裸奔,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绿茶》吸引一部分人走进电影院的原因,除了赵薇和姜文,还有杜可风。这个王家卫的御用摄像,使很多人在观看《绿茶》的同时,都不知不觉的寻找着王家卫的影子。很遗憾,大家找到了,而且找到了不少。女博士从茶馆里走出来的慢镜,绿茶的特写,总是与水平线呈15度或45度角的视角……我敢说不是观众故意要找的,而是导演故意要把这些暴露给大家看的。没错,有了杜可风,电影确实美观了些,然而总透着一种青黄不接的感觉。杜可风的美感在王家卫那里可以变得游刃有余,怎么到了张元这儿,就变成鸡肋了呢?有时还甚至帮了倒忙。张元一定偷懒了吧,对于镜头,他丝毫不考虑的结果,就是使摄像师的个人风格过于渗透,冲散了影片的整体结构,而导致了这样一个畸形体的诞生。因为张元没有认识到,把影片拍得很美,不应是导演的功课。盲目使用摄像师,从不在电影语言与影片节奏上进行把握,或者还根本不具备完好把握的能力,最后只能导致影片的失败。对于一部失败的电影,再好的摄像,都仅仅是摄像而已,那是杜可风的个人作品,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场风景或人像秀。夸大影片中那些组合元素,使它们超过影片本身,也确实是很讨巧的做法。《指环王》从奥斯卡拿走了11项大奖就可见一斑。我曾在看《指环王》的第一部时,就在电影院里睡着过,第二和第三部也同样是冲着“大片嘛,还是看看吧”的无聊消遣心理租了影碟来看。新西兰的风景确实很美,电影制作确实很精良,演员的化妆很有趣,除此以外,一个本来应该很精彩的冒险故事,被拍得令人昏昏欲睡,我发誓这可不是由于我天生爱睡觉的缘故。但它就是拿了奖,而且在那一届奥斯卡参评影片中,它的每一个奖项也确实拿得实质名归。可见大制作是万能的,而且越是大制作,越能掩饰导演的无能。这是不是张元说“我要大制作”的原因?有一篇很早的报道,昆汀·塔伦蒂诺曾对《黑客帝国》大骂粗口:“你知道我在电影里全用真人,没有他妈的电脑在那里‘搞搞震’,我对那种狗屎特效真是他妈的厌烦透了,如果我要玩那种电脑游戏般的烂效果的话,还不如回家玩我的任天堂游戏机呢……这些烂电脑特效是电影的掘墓人,现在拍电影他妈的太贵了,这会置电影这门艺术于死地的。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十年内电影就会死亡。”如果说美国的导演中已经有觉醒的人物,为什么我们的导演却仍然要跟着美国的“大制作”,走他们的老路呢?认同现成的经验难道不好吗?什么叫“只有经济基础好才能支持自由的想像力”?拍不出好片子,却又怪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好,这不是很荒谬吗?但仔细思考一下还是有些会意,因为张元原本就缺乏真正独立创造的精神,他不是借助题材的可关注点,就是借助国外的各种奖项,几年前经过安东尼奥尼一句话的点拨,又开始准备借助“大制作”了。倘若安东尼奥尼知道这些,不晓得会作何感想?一个从不在自己的电影里费功夫,反而把精力都花在搞东搞西上的导演,不借助外物,他该怎么办呐。小制作的电影中,就我了解到的,拍得非常好的一部是《懒得去死》,而票房成绩最好的是《女巫布莱尔》,仅仅以几万美元的低成本制作,就换来了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这些先例,我想不是偶然。好导演拍好片,烂导演拍烂片,都是注定的。其他任何解释都是借口。制作成本确实可以给导演带来一些便利,但却不能拯救导演的创造能力。从创作的角度看,电影是导演个人的创造。但从合作的角度讲,电影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实际上它在操作过程中,更像是一项技术工作。电影可呈现给我们的元素太多,故事、音乐、色彩、画面、镜头、表演等等,只有善于处理它们的关系,认识到这些元素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电影本身服务,为了完成导演的创作——这样的导演,才首先算得上是称职的。然后在称职的基础上,才能再有一些创造性的发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十导演批判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十导演批判书
上一章下一章

谁说苍白不能做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