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是怎样成功的(1)

张元是怎样成功的(1)

翻看张元的从影经历,马上能翻出一堆奖项来:1990年:《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同年,他制作的两部MTV《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与《一块红布》分别获得美国MTV亚洲最佳MTV奖与旧金山金门特别奖。1992年:《妈妈》获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同年,开始拍摄故事片《北京杂种》。影片反映了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状态,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摇滚影片。本片参加了众多电影节:东京、多伦多、温哥华等。1993年:《北京杂种》获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特别奖。1994年:《北京杂种》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同年,完成纪录片《广场》和崔健的MTV《飞了》。年底,张元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1995年:《广场》获得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意大利国际民族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同年,开始准备制作故事片《儿子》和《东宫西宫》。1996年:完成故事片《儿子》。《儿子》获得鹿特丹金虎大奖与最佳评论奖。同年,与布鲁塞尔艺术节共同制作了第一部戏剧《东宫西宫》,并摄制完成同名影片。该戏剧参加了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节、法国巴黎秋天艺术节、巴西圣保罗艺术节的演出。影片正式入选97年法国嘎纳电影节。1997年:《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奖。同年,《东宫西宫》在意大利托米那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在斯洛维尼亚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1999年:完成纪录长片《疯狂英语》,参加99年10月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比赛。故事影片《过年回家》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比赛,并获得最佳导演大奖等四项奖。拿奖对于中国导演已经是个习惯,电影拍完了,没事就琢磨琢磨到哪里去拿个奖来,才算是真正完成,不管能不能公映,投资能不能赚回来,先拿了奖,安慰自己一下再说。就算不能公映,好歹也赚了个名头。第六代导演个个都是拿奖一族,也以此向外证明,我的电影是有艺术价值的。然而这个“艺术价值”是谁的艺术价值?我对各种电影节的奖项向来无甚好感,对那些评委会的评委也无甚好感。以至于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是中国导演拍的电影,被禁了,然后又到国外去拿过奖的,基本上我都一定不看。有时偶然碰见,看上一看,又让我产生将这个习惯进行到底的决心。因为这种拿奖的行为,功利心太大——为什么一些人拍了一部电影,就非要到国外去拿奖?对各种奖项如此执着的导演拍的片子,又怎么可能是一部好电影?所以绝对不要因为某部电影得奖而去看它,否则你肯定会失望的。当然,你也有可能是一名奖项爱好者。从中国导演到国外电影节参评的影片看来,几乎所有电影节对边缘题材都十分感兴趣。所以拿奖也大概可以有个速成法:边缘题材+人际关系+被禁。曾有电影学院的学生问老师一个问题,一时被传为笑谈,他说:“老师,我拍了个特灰色的东西您能帮我拿到国外去得个奖吗?”特边缘、特灰色的电影首先不论能不能拿奖(搞不好当时还有别的更灰色的影片参评呢),但肯定是能入围的,尤其是一些特别关注中国电影的电影节及相关机构,比如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中国不少地下艺术家患有献媚的毛病,当洋人对他们有了足够的关注时,他们就会摇身一变获得地上的通行证。张元在这方面很成功,在这方面获得的好评几乎都与逆主流有关,他事实上每拍一部片子都能送出去弄一两个什么奖,骗取一些重现实环境不重艺术的人的青睐。现在他转型了,拍了一些商业又不完全商业的商业片,这回是拿不了艺术片的奖了,于是又开始惦记奥斯卡。有时仔细想想中国电影,除了老谋子、陈凯歌、冯小刚等几位屈指可数的导演,时常拍一些“国情电影”之外,剩下的就是一大堆忙着拍艺术片,忙着拿到国外去拿奖的所谓“地下导演”了。有人说,是电影分级制度没有出台,导致了这样的现象。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地下导演”对边缘题材那么执着?除了他们特有的人文情节之外,再加上“苦难说”,我想,到国外电影节拿奖的功利心,也是推动力之一。中国的导演时常被禁,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导演不怕被禁,也曾经是中国的国情。因为被禁了,还可以到国外去拿奖,被中国大大小小的艺术青年及艺术中年们谈论甚至崇拜。被禁的电影,在中国依然能够通过盗版进行传播,依然能使这些导演获得口碑,这就是他们常年来积累的“资源”。张元的盗版光碟在成都可以卖到2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相比之下,那些几块钱的其他盗版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然而还是有不少艺术青年趋之若骛,这也是这些“地下电影”的盗版市场仍然得以旺盛,甚至“洛阳纸贵”的原因。然而《绿茶》和《我爱你》的盗版价格就降下来了,一般只卖到7、8块钱,如此看来,盗版市场似乎是忠实的,它至少反应了一个文化群体的需求,小众文化永远是昂贵的,它可以使盗版卖到几十块,可以拿一部投资几十万的电影去换某个电影节的奖杯——这些都可以用“这是我的艺术追求”进行搪塞。因为它被赋予了那么多意义,伴随意义产生的,还有一些顽固甚至坚决的“牺牲”心理,因为这样的行为是一定会被赞扬的。一些人曾经有剩下吃饭的钱去买书和打口碟的经历,当他日后向人提起这些,即使有人怀疑他是个傻瓜,却也不会指责这种行为的正确性。由此也可想而知,这些关注边缘,讨好小众文化的人物,所获得的偶像崇拜及欣赏,一点也不输于大众偶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十导演批判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十导演批判书
上一章下一章

张元是怎样成功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