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拍卖的变与不变(2)

书籍拍卖的变与不变(2)

异军突起的网络拍卖而今,网络发达,无远弗届,拍卖公司也纷纷设立网站,并提供目录免费让人查询。拍卖会当天,无法亲自在到场的人,除了既有利用信件、传真、电话投标之外,现在又多了e-mail这个管道——正如其它商品拍卖,进入数字时代,书籍拍卖最大的变革在于“网络”与“在线拍卖”的出现。特别是eBay的热络交易,导致许多实体拍卖公司,在传统的经营之余,也开始在网站上另辟在线拍卖会。其中包括世界最古老,已有两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苏富比”书籍、手稿部门,以及美国西岸最大的古书拍卖公司“太平洋书籍拍卖暨艺廊”等。只不过,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了,在线拍卖的书籍,无论在品质与稀罕度上,都低得太多了。相对地,平均价格也显著下降,这其实是可以预期的情形,毕竟电子商务的风险还是较高,大家以皆保守为上;再者,你若要花大钱购买一本珍奇的古董书,难道不会想请内行代理人亲自对你垂涎的宝贝仔细打量一番吗?网络上就算能show出几张封面照片,你能就此放心吗?里面是否有缺页或折角?真伪度到底可不可信?这些顾虑,都是实体拍卖公司(特别是有信誉者)为何始终矗立不摇的原因。此外,也只有众人相聚在一堂,才能近距离地目睹一群书痴为了争夺一本书而血脉贲张、情绪沸腾的精采景象。但是,无可否认的,在线拍卖的兴起,确实满足了升斗小民比价的乐趣,也稍补无法亲临拍卖现场的遗憾了。“拍卖”,这个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历史学家西罗多德就曾在书中记载的交易行为,过去几年里,因科技影响而产生了巨变。然而,人类对于收藏品的猎奇心态却是不变的。无论透过何种方式,在得标那一剎那,心情无不high到最高点。等亲手打开包裹时,又是一阵飘飘然。只不过,这种兴奋会持续多久?那就很难说了。据说,齐藤先生买下那两幅世界级的名画后,就把它们塞在仓库保险箱里,此后再也不曾看它们一眼了!(初稿发表于2001年1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书天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书天堂
上一章下一章

书籍拍卖的变与不变(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