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古董书(1)

高科技与古董书(1)

HighTechandRareBooks薄薄的一张CD,便完整复制出一本古书。每个细节都呈现在读者眼前。油墨的深浅、色彩的浓淡,完全反映原版本的样态。即使虫蛀、折痕、褪色……也无所遁形。拜访某些高档的欧美古董书店与精致的公私立图书馆,总是能见到一些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珍本书籍。有些印刷精良,字体千变万化;有些色彩斑斓,图案别致;有些装订讲究,封面甚至还镶上珠宝。特别是某些装饰性极强的中世纪手抄本祈祷书,更是华丽夺目,让人油然心生一股庄严肃穆的宗教情怀。另外一些天文、医学、动物学等不同领域的古老书籍,则透过文字与图案,展示了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这些书籍历经数百年之后,依然带给现代人感官与智识上无限的惊喜与享受。每次我在熟识的书商那里翻阅那些摩洛哥皮装订、羊皮纸印刷的古老书册时,书页中泛出的书香与时间感总是令我砰然心跳。对于我这种无可救药的老派爱书人来说,爱的不仅是书的内容,还有书的形体、书的气味与书的历史。看得到读不到的古董书只可惜不少古董书都成了图书馆的典藏品,被关在恒温恒湿控制的密室之中。没有经过特殊申请管道,一般人是无法一亲芳泽的。有些极品中的极品,更成了艺术品,被紧锁在玻璃展示柜里,一旁还有保全人员虎视眈眈地守护着。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我特地走访纽约的摩根图书馆(J.P.MorganLibrary)及南加州的杭廷顿图书馆(HuntingtonLibrary),为的也就只是去「瞻仰」躺在柜中的古腾堡《圣经》。这部15世纪时由西方最早活版印刷术印制的《圣经》,编排精美,书页边缘还带有色彩鲜丽的手绘图饰。每回隔着玻璃尽情欣赏时,我总不禁叹为观止。然而,一次却也只能看到摊开来的那两页,真是恨不得能亲手一页页地翻阅来,好好看个够!当代著名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卜洛克(LawrenceBlock)那本《画风像蒙德里安的贼》书中,一位雅贼专门瞄准各大图书馆古董书下手,其振振有词的理由就是“不满图书馆不让这些书流通”。不少人的确对图书馆的严密保护措施颇有微词,认为这无异减低了书本的实用价值。然而,坦白说,要是真让我有机会手捧古腾堡《圣经》,只怕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唯恐自己笨手笨脚、一不留意毁损了书页,那可不成了千古罪人?毕竟全世界目前仅存四十多本而已。阅读欧美古董书还有另一个麻烦,那就是语言的障碍。英文自然没问题,偏偏拉丁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不同语文出现的机率却很高,以致我经常只能望文兴叹,怨恨此生无法多懂几种语文。科技与古籍齐飞我的沮丧与困扰在高科技的辅助下,终于稍得纾解。这一切得感谢约翰?瓦讷克(JohnWarnock)、感谢他在1987年在伦敦的一个古董展上,无意间被一本1570年初版的欧几里得著作《几何原本》(Elements)的英文翻译本给吸引住、感谢他的妻子从旁鼓励他花了七千美元买下这本书,使他自此迷上古董书并成了藏书家,也因此了解古董书因为稀有、昂贵、难以保存等问题而无法普及大众的困境。瓦讷克是一个相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藏书家,他希望一般人都能分享他对古董书的喜爱,一个造福爱书人的计划于焉诞生。瓦讷克者,何许人也?他正是知名的数字出版、网络软件公司AdobeSystems,Inc.的创办人,PhotoShop、PageMaker、Acrobat等畅销软件都是这家公司的产品。瓦讷克在1997年成立了Octavo公司,把他对于科技与古书的爱结合在一起。Octavo的主要任务是将古籍数字化,这个数字化的过程并非像众所皆知的“古腾堡计划”(ProjectGutenberg),将已成为公共财的无版权著作的内容储存于网站中,供读者免费阅读、搜寻与下载。读者在此看到的只是文本文件,且可能因为打字输入的人为疏忽而有错误。Octavo的做法是从各个学科领域选定图文独具代表性的古籍,佐以先进的高解析影像技术,以特制的摄影机配合完善的接口设备逐页拍摄,文字与图片档案经由繁复的编辑过程后,压缩储存于CD-ROM之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书天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书天堂
上一章下一章

高科技与古董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