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属性要分清

食物属性要分清

此外,我们所吃的食物是有属性的,中医理论认为,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是与疾病性质的寒热相对而言的。属于寒性和凉性的食物,同具寒、凉性质的药物一样,食后能起到清热、泻火、甚至解毒的作用,对热证、火证有治疗作用。如荞麦、糜子米、绿豆、苋菜、冬瓜、苦瓜、西瓜、梨等食物都具有微寒、寒或者凉的性质,因此都能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与此相反,凡属于热性或温性的食物,食后能起到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可以治疗寒证、虚证(阴虚证除外)。如狗肉、羊肉、鲫鱼、栗子、荔枝、花椒、小茴香、红糖等食品,都具有温、热的性质,能起到补虚、除寒、温中的作用。寒凉性质的食品,可治疗热性疾病,适宜于热性疾病患者食用,但不宜于寒性及虚证疾病的患者,会加重其病情;热性食品却相反,适宜于寒证和虚证,不宜于热证。因此,在不同季节里,我们进补的食物也要有区别。中医讲究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说,在春夏季节,要多吃一些培养阳气的食物。以下食物,适合春夏季节进补:水产品:海参、鲍鱼、淡菜、泥鳅、鱼、虾、贝及海藻类;含麦芽油多的食物:如玉米、小米、全麦粉等。辛味食物:调味食物葱、蒜、韭、薤等。动物肾脏:猪、狗、羊、牛之肾脏。种仁类食物:松子、芝麻、葵花仁、南瓜子、桃仁、花生等。植物类食品:芝麻、黄瓜、韭菜、裙带菜、核桃等。动物类食品:羊肉、泥鳅、麻雀、淡菜(贻贝肉)。此外,还有鸡蛋、蜂蜜、莲子、山药等。而到了秋冬,就要多吃一些滋补阴气的食物了。下面就是一些这样的食物:苹果味甘、性凉。作用: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宜于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燕窝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作用:养阴润燥,益气和中。宜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胃热吐血。银耳味甘、性平。作用: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宜于阴虚胃痛,肠燥津亏便秘。腹泻、外感者忌食。百合味甘微苦、性凉,归肺、心经。健脾滋胃,清心安神。宜于胃阴虚兼有心烦失眠者。虚寒泄泻者忌食。松子味甘、性微温,归脾、肺、大肠经。作用:养液熄风,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津亏肠燥便秘。湿证、腹泻者忌食。蕃茄(西红柿)味甘酸、性微寒。作用:生津止渴,养胃消食。宜于阴虚胃痛,食少纳呆。虚寒证忌食。鸭肉味甘咸、性凉,归肺、肾、脾经。作用:滋阴清热,利水消肿。宜于阴虚胃痛。脾虚、阳虚腹泻者忌食。猪肉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肾经。作用:滋阴润燥。宜于阴虚胃痛,便秘。湿证、脾虚证、外感者忌食。牛奶味甘、性平,归肺、胃经。作用: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宜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近代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腹泻、脾虚证、湿证者忌食。牡蛎肉味甘咸、性平。作用:滋阴养血,宁心安神,解毒。对胃肠病无治疗作用。脾虚胃弱,消化不良者忌食。鱼翅味甘咸、性平。作用:益气、补脏.宜于脾虚体质、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常服可以无病强身。干贝味甘咸、性平。作用:滋阴补肾,调中开胃。宜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麻油(胡麻油)味甘、性凉,归胃经。作用:可滋补五脏、养胃润燥。宜于肠燥便秘。腹泻便溏者忌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古为今用推出全新理念――饮食改变运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古为今用推出全新理念――饮食改变运气
上一章下一章

食物属性要分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