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MBA能带给中国什么(4)

西方MBA能带给中国什么(4)

在激烈地各抒己见却又无法取得共识之时,课堂上学生的目光往往会投向教授,希望教授明确地给出一个正确答案。然而一个好案例,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答案,此时教授应该如何作答呢?这就是案例教学的困难。最好的案例一定来自现实,没有答案而有引起众人思考的案例,就是最佳案例。记得许久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国王的女儿爱上一位英俊的奴隶,而这个奴隶却深深爱着另一个姑娘。那位英俊的奴隶被带到任人宰割的竞技场上。当时有两扇门摆在他面前,一个里面放了饥饿的老虎,另一扇门是通道,意味着自由。而决定选择开启其中一扇门的主人,就是这位妒忌的公主。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其间的一扇门终于被打开。故事到此为止,由读者猜想打开的是哪一扇大门。西方教授可以做的,中国教授却不能用案例教学对教授也是一种挑战,要求教授有深厚的功底、广博的见识、灵活的应对能力,因为许多MBA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工作经验比教授还要丰富。美国教授上课时被学生提问,如果答不出来常常会直率地对学生说:“Idon誸know(我不知道)。”然而中国教授可以吗?敢吗?如果教授说上几次“我不知道”,学生会怎样想呢?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嘀咕:“那你是干什么吃的?”胡教授说:“你是否留意到学生问问题时,有时美国教授会说-‘好问题’(Thatisagoodquestion),实际上这正是教授在没有确认如何回答的时候,给自己的一个最好的回旋余地,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当然,课堂上也不能总说Idon誸know或者Thatisagoodquestion。”一些实战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时常会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挑战教授,弄得教授下不了台。更有甚者,认为老师没有实际管理经验,有什么资格来教我们呢?实际上这正是周其仁教授在课堂上讲到的社会高度分工的结果。干得好的人不一定都懂得如何教好,教得好的人也不见得一定要会做。据MIT(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一位教授讲,许多取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商学院任教的教师并没有很多实际经营管理经验,但他们对于所研究的领域有丰富的学识,并且懂得怎样生动高效地讲授这些知识。案例教学的误区近年来图书市场上不断出现名目繁多的戴着“哈佛商学院”或“哈佛案例”桂冠的书籍。据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中国代理人估计,80%是冒牌货。这些冒牌货不但冲击真货市场,而且误导读者。许多冒牌货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其中的“哈佛案例”多是一些生动有趣的报道。久而久之,“哈佛案例”给人的印象就是许多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而案例教学则如同游戏一般的轻松愉快。难怪一些申请人在入学面试时会问我们用多少案例进行教学,甚至有的评估机构在工商管理教育评估中将案例教学所占比重作为一项主要评估指标,似乎用的案例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真正的哈佛案例大多数并不好读,不但冗长而且费解,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学生而言尤其难以把握。在案例教学中,要想取得好效果,避免令人尴尬的冷场和跑题,教授就不得不迫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案例、把握要点。对于受过大量哈佛案例“煎熬”的BiMBA毕业生,在他们的记忆中,这段经历恐怕很难同轻松愉快联系在一起。如果工商管理教育水平可以由案例教学的多少来决定,那么办好商学院就非常容易了。事实上,在美国办得最好的商学院中,采用100%的案例教学方式的商学院除了哈佛之外寥寥无几,多数商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案例和讲授怎样结合。时髦还是理念在美国毕业的中国MBA留学生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后对我说:“美国公司就把我当个普通职员,原以为MBA毕业后可以当个经理管管人的,可是哪里有什么人给我管啊?”中国MBA还不成熟,不成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获得MBA学位存在误区,以及对MBA教育本身的急功近利。教育需要历史的沉淀,可以借鉴Bi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的话:“因为中国现在缺少一个关于MBA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因此对于师资、教学等都无法做出评判。于是有些人就把MBA当做摇钱树,见利忘义。虽然很多广告声势做得很大,但真正应该落实的东西却很虚。”有些院校追求大却不追求精,一些新兴的MBA项目甚至只是原来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育的翻版,也许只是几个教授到国外走了一圈,回来就立刻捧起MBA教材教课,老一套的东西换一个新名字就又上阵了,这也造成了现今MBA的良莠不齐。中国商学院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改革迫切需要而诞生,另一方面又没有审查制度考核它存在的质量、体系和素质。请问是否有中国商学院以老大自居而自我陶醉,因社会的崇尚急功近利而迷失方向,忘却了教育本身存在的意义与肩负的历史使命?采访BiMBA,让我再次体会到使命的意义。百位学员和教授一再对我说:“走进BiMBA,就像走进了一个世界,它让我们认认真真地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能为中国做些什么,我们对这个社会负什么责任?”对于MBA的炒作现象,周其仁教授说:“这个时代发生了无数的大小事情,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我们将来回头看。有些事情我们现在是看不清的,也许要等十年、几十年,或者一个世纪才能看清楚。看清楚不容易,而评论好做。因为做评论是件最容易的工作,所以今天大家都挑起这件容易的事情先做了。”由排名说起广告界人士哈沃德说:“不管是谁发现了水的存在,但肯定不会是鱼。”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开始谈自己的企业文化,然而我们往往是最后一个意识到掌控自己企业发展的文化真谛的。生活在西方世界里,我始终认为自己对中西文化都能兼容,从没有觉得自己是很传统的中国人。但是回头看近二十年的海外生活,才越来越发现许多中国习惯,实际上早已注入我的血液和生命之中,它们是我永远割舍不去的文化情结。而这种感觉是通过岁月的流逝才发现的。谈到MBA学校的排名,同样也是这个问题,做出所谓权威性的判断或者说明,需要时间、阅历还有局外人来验证、再验证,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商务精英众生相:因缘际会-走进EMBA(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国商务精英众生相:因缘际会-走进EMBA(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西方MBA能带给中国什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