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互相遥望――《西行25度》/李敬泽

两个世界,互相遥望――《西行25度》/李敬泽

李敬泽,196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西。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1990年调入《人民文学》杂志社,现任副主编。2000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著有散文集及理论批评文集《河边的日子》、《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颜色的名字》、《纸现场》、《冰凉的享乐》、《目光的政治》等。2003年3月,潘石屹一行在卫星定位系统的指引下,沿北纬40度,西行25度,从北京到新疆,横穿中国中西部,他们将记录“中西部人的真实表情,真实生活,以及让人敬畏的大自然”。然后,潘在《西行25度》中写道:“现在城里人,各行各业的人都说做事情难,做女人难,做企业家难,做成功的企业家在中国可苦了。我觉得这些都是装出来的情绪。出来看一看西部的农民,他们才真是很苦,比那些天天叫嚷做这个事情难,做那个事情难的城里人,他们要难上几十倍、几百倍,但他们生活得很愉快。”对此,我基本上不同意,我觉得苦和难不能用一个尺度衡量,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受过“忆苦思甜”的训练,那就是用一种苦否定一切苦,殊不知被迫忆苦思甜也是一大苦。至于更苦更难的人们“生活得很愉快”,该结论更是轻率,当然,从照片上看,那些人大多喜气洋洋,用潘石屹的话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但对这种“高兴”我另有一种解释,就是“村儿里来新人了”,潘一行风一般来了,又风一般走了,乡亲们应酬一番,转过脸去还得面对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特殊种类的人,在苦和难中,他们恐怕愉快不起来。那一路上,有无数双眼睛,纯洁的、热情的、温顺的、茫然的,枪炮般的照相机对准它们,猎取那些目光。翻阅《西行25度》时,我觉得那些眼睛遥望我们,遥望那个执掌照相机的人,他们大概不知道他叫潘石屹,更不知道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潘石屹这个名字几乎是“成功”、“财富”、“时尚”、“品位”的符号,他们的目光与潘的目光相遇,潘怎么想我们知道了,但我们真的知道他们怎么想吗?正如潘石屹所说:“西部和北京、上海、香港这样的大型城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不仅是物质的差距,包括所有人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差距。我在行走的车上常常有一种感觉,就像一个叫《黑客帝国》电影中两个世界的切换。”——这种差距并非始于今日,在1903年或1933年,你从上海西行,也会同样尖锐地感受到差距,这不仅是速度的,也是方向的:一个世界高歌猛进地认同于纽约、巴黎;另一个世界则内向、阴郁地积压着风暴般的力量。贯穿现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隐秘关键就是这两个世界的关系:它们如何看待对方,它们如何相处?潘石屹在历史上的前辈对此并无意识,就像城堡中人意识不到城堡下的沙滩,这也许是现代史上关于幻觉、关于自欺、关于世事无常的最浩大的演绎。很多年后,当张爱玲带着那个摩登、华丽的世界归来时,她为粗糙的人们提供了丰盛的感官和复杂的语调,但是,她的最深处的微弱、尖细的声音最终还是被宿命般地遗漏:凭着天才的直觉,她意识到远方有某种事物正在运动,它使眼前的一切变得不真实、不确定。对此时的潘石屹来说,中国的中西部肯定是比纽约或巴黎更远的远方,如果他去纽约或巴黎,大概在他周围没人追问为什么,但现在,他要出发西行,就有人问了:“要去开发大西北吗?”潘曰:“没有。”人又问:“卖房子去吗?”潘曰:“没有。”人再问:“你去访贫问苦吗?”还是“没有”,“那你到底要去干什么?”潘说:“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干,“就是想出去看一看”,这让我想到一个老旧的词:“世界观”——在世界上,观看。我们小时候,世界观问题是个正确与否的问题,但现在,我认为世界观的问题在于是否足够的宽;世上的悲剧和谬误大多源于当事人有一种狭窄而“正确”的世界观,人不能理解生活之繁杂,人性之深微,人类生活价值之分歧,不能理解历史和现实中暗自涌动的浩瀚可能性,人也就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在《西行25度》中,潘石屹以玄学爱好者的特有语调说道:“人前面的定语越少,限定他的东西就越少,就越能活出他的真实和本来面目。”“如果除了IT方面的知识就什么都不懂,或者只是一个商人,除了商业之外的事情别的都没有兴趣,这样你就有好多乐趣体会不到,让你的生命特别的小。”——这似乎是在谈生命、谈“业余文化生活”,但是,鉴于潘所指称的“你”实际上是一个强势的复数,是与“进步”、“发展”、“技术”、“资本”等等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密切相关的群体,生命的“小”就不能在个人意义上称量,这种“小”必然是总体上的世界观的“小”,是他们高歌猛进的自信姿态中隐藏的致命的“轻”。在这个意义上,我愿意把“西行25度”理解为一个象征性的行动,通过这个行动,当人们在SOHO现代城里想象自己的世界时,还能隐约记起荒凉的村庄和残破的大地,他们也许能够超越他们“前面的定语”,以更真实、更复杂的尺度理解他们的身份和利益。——我对此并不乐观。一个社会群体获得一种宽阔的、足够精细的自我意识,以便与历史、与“吾土吾民”和谐相处,这必定是一个漫长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可能刚刚开始。仅仅三四年前,当我漫无目的地翻阅各种财经报道时,我忽然发现,意气风发的IT新贵们在表达和想象时最常调用的资源竟只是金庸和古龙,这就好比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大仲马想象世界、理解自我,当然法国人还没有这么浅薄和愚蠢。如今,“潘总”西行,留下《西行25度》,这也许是一种世界观的一次任意的、试探性的拓展,他无疑看到了很多,当然,他没有看到的比他看到的更多,比如他看到了“愉快”,他没有看到泪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SOHO小报》文章选集――那一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SOHO小报》文章选集――那一年
上一章下一章

两个世界,互相遥望――《西行25度》/李敬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