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面馆之江湖/木木、湾景

小豆面馆之江湖/木木、湾景

木木:最近我被拉去参加了一次网友聚会,那天去的人我都只是从网上知道一个ID,其他的一无所知。大家见面时颇像江湖各派的集会,互相叫着网名——因为真名多半互不知道,也没想着要问,突然之间每个人的身份都模糊掉,只剩一个ID被抽离出来,象是在另一个空间。我坐在那些ID中间,想到了一个词——江湖。网络总给我一些江湖之感,潜存在日常生活之下,营造了另一个空间,ID们在这里生活,遵守日常生活之外的规则,恣情任性,每天有人在这里激情迸发,寻求扬名网络,每天有人在这里平淡告别,说终于厌倦,像极了江湖。湾景:好象是这样,我们平时所说的江湖其实更多是一个想象。人们对江湖的向往也就是渴望摆脱现实世界束缚、渴望拥有更多自由空间的一种内心冲动。人们通过对江湖的向往可以平衡或者释放因为现实中的僵化和刻板所造成的压抑。这可能也是金庸的小说往往选择朝代更迭、纲常松弛的年代作为江湖兴盛的时代背景的原因。有趣的是,最近有社会学家称中国当代社会也存在江湖化(社会的西西里化)的倾向,呼吁引起注意。他指的这个江湖化其实是说在官方的、公开的宣传口径之外存在一个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木木:其实,从庄子说两条鱼与其在干涸有小河里“相濡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湖”起,从《史记》中写下《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起,江湖就不再是一个实体的概念,而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超拔出日常琐碎之上的诗化的世界,它的含义无比丰满,涵含了人生的一切,生死,爱恨,功名,隐退,正义,邪恶,它比人生更广大,但在现实的纠缠里,我们遵循了另一套规则—比如长久影响着我们的入世儒道。曾经有一位伦敦大学的汉学家说,中国人不需要宗教是因为我们有儒家的思想,儒道里的道德规范全然满足了中国人的需要。人们心甘情愿遵守无数的规则,诗意的梦想安放给江湖。湾景:的确,人们需要江湖是因为它超越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种种困境,比如江湖中的激情和厌倦就是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需要反复面对的两个命题。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被处理成功成名就悄然隐退,这其实寄托了现代人的一种崇高理想。因为在现实中,大多数人无法摆脱**的诱惑,真正的“退出江湖”是难以实现的。这时候,江湖不再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概念,而成为一个人内心的写照,就象《东邪西毒》里欧阳锋说的,人就是江湖,无路可退的。木木:所以啊,中国社会在长久的时间里,孔子给了人们一个君子的理想,江湖给了人们一个侠客的梦。侠客们生存于江湖,超越了古老的礼教和平凡的生活,侠骨柔情,慷慨赴死,这样的境界成为无数人的理想,从陶潜的“抚剑独行游”,到鲍照的“负剑远行游”,到北大的陈平原教授的《千古文人侠客梦》,到张艺谋在拍完英雄后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的“我最高的生活理想就是仗剑走天下”,好像没有哪个民族对江湖寄予这么多的诗意和情感。可能我们的生活总是在君子和侠客之间挣扎徘徊吧。湾景:君子存在于现实,需要受儒家各种道德规范和礼仪的约束,侠客存在于想象,可以“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君子和侠客其实就是一个现代人精神中分裂的两个极端。就象所谓的BOBO族,白天在写字楼里是驯服的布尔乔亚,是君子;晚上在酒吧在网上摇身一变就成了狂野的波斯米亚,是侠客。木木:我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看到辜鸿鸣说,中国人一直保有着孩子的纯真,过的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心灵的生活”,或者正是这样的特质使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生死爱恨,剑胆琴心被无限诗化,成为成年人的童话。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你是愿意做君子还是做侠客呢?湾景:每个人的生活目标不同吧,如果有知己相伴,我更愿意做一个侠客,远离尘嚣,归隐天边;但是,我们大家现在过的都是君子的生活,遵守君子的社会标准。你呢?如果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居江湖之远,你愿意抛下所有和他一起实践你的侠客梦吗?对不起,有点离题了,我们下次再聊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SOHO小报》文章选集――那一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SOHO小报》文章选集――那一年
上一章下一章

小豆面馆之江湖/木木、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