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离我们有多远(3)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离我们有多远(3)

我说:“由于一些判决没有充分听取行业部门的意见,加上某些法官的素质低下,有些官司判了,的确没起到好的社会作用。所谓输了官司、赢了理,就算官司输了却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有些文化圈内人士为法官不懂行、根本没有资格判这类案子,为此才引出了笔墨官司笔墨打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您能不能十分肯定地回答我,笔墨官司到底该笔墨打还是法院打?”王利明十分肯定地回答:“笔墨官司一定要法院打,但是,要充分听取这个行业、阶层、圈内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充分地尊重创作、评论的规律。你不到法院,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呢?”“双方论战呀!”我笑着接话。“论战到什么时间呢?可能论战到几十年都不会有一个结果。”“就像鲁迅那一代人那样?最后还是存疑,不了了之。”“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节奏飞快,日新月异。旧的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来了。再者,那个时代没有人格权法,这种权利的观念也很薄弱。”“论着论着就叫骂起来,所以鲁迅可以痛打落水狗,可以骂对方是‘走狗’。”王利明说:“在现代社会,没有其他的途径最能有效地解决纷争、纠纷,只有通过司法。有人说作家自己搞仲裁来解决,可是仲裁不服呢?还要找法院。最后仲裁要执行呀!执行不下去呢?也要找法院。过去我们都通过领导解决,那就是看哪一级领导说了算的问题。那当然是官大的说了算。”惩罚性赔偿:骂一句赔两千,打一拳罚五千“既在诉讼就会有判决,损害赔偿是自然的。就精神损害赔偿来说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就近年来的案例来看,法院的判决差别相当大,有判10元,有判万元的,有判几千万的,给人感觉特别乱。”我说。王利明笑了,说:“精神损害赔偿,世界各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因为精神损害赔偿本身是对精神痛苦的抚慰,而精神痛苦是因人而异的。同一种行为针对不同的人,其结果也不同。有人可能无所谓,有人可能痛不欲生。所以精神损害赔偿要参照各种因素来确定。比方:加害人的主观恶意、状态以及他的经济状况,总让他赔得起吧!另外,还要看受害人的受损害的程度等。”“但是,法律总得有一个差不多的标准吧!一个名誉权官司打了三、四年,最后法院判下来了,才赔1千多块钱,让人觉得胜诉和败诉都无所谓了,觉得一个人的名誉也太不值钱了!”王利明说:“在这里要区别一个概念。我们所说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对精神痛苦的慰藉,而不是某人名誉的‘标的’。对于精神损害首先是恢复名誉,这可能比金钱更重要。如果简单地认为是赔偿名誉的话就错了,名誉是无价的,人格也是无价的。10块钱不少,20万也不多。”王利明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说:“上海有一个因非法搜身的案子,一审判决赔偿20万,二审赔1万,引起了轰动。我说,这差异也太大了,显得不太严肃。”“是的。”王利明说:“这样是不严肃。有人大代表提出,搜一下身就赔20万,那么事故压死一个人应赔多少?国家规定各种费用加起来才几万块钱。上海高院的副院长和我探讨这个问题,我说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人的名誉就不值20万元,人格是无价的,这和汽车压死人所支付的安葬费是两回事。”“那么,精神损害赔偿到底多少合适呢?法院判决时最终还是要给一个具体的数字。”王利明说:“我最近的确正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既然人格无价,赔多少都不合适,也不能得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数字,我建议可以采用一种惩罚性赔偿的办法,这就可以确定一个准确的数字了,通过惩罚性赔偿代替精神损害赔偿。广东规定侵犯他人人格尊严赔偿5万以上;而上海规定赔偿5万元以下。这些规定其实都带有惩罚性质,这里面也包含了对精神损害的抚慰,这种作法在美国比较流行。法官认为我没办法确定你有多大的痛苦,即使我能确定你有多大痛苦,我也没办法用金钱来衡量。我干脆对加害人进行制裁,对受害人进行抚慰,并且规定了明确的金额。比方:骂一句赔2千,打一拳罚5千。”“好!”我乐了,“是美元吧!换算成人民币就好了!不少了。”王利明说:“这钱就直接给受害人,这是对打人的人一种制裁,不要受害人证明什么,只要你证明被打了一拳就可以了。在中国有个案例,一个男人在大街上打了一位女士耳光,大家都可以证明。这位女士到法院告,法院说你得把医药费、医院的证明、伤害的证明拿来,否则我无法判,因为《民法通则》规定人身受到伤害是要根据这些进行赔偿的。在最高法召开的讨论中,我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打一耳光不可能住院,也不可能产生什么医药费,如果有伤害证明就构成犯罪了。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一位妇女,是侮辱性的,侵害了人格权,这还不能承担民事责任吗?”我不住地点头,说:“在中国也应当搞惩罚性赔偿,那么多少才合适呢?”王利明答:“中国各地的情况不同,应当区别对待,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原则是既能补偿受害人,又能遏制加害人,起到惩戒作用。同时也要加害人能承受得了,要能拿得出来,可又让他感觉到心疼,这个数字才是合理的。”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当代中国著名知识分子“自供状”――文化自白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当代中国著名知识分子“自供状”――文化自白书
上一章下一章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离我们有多远(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