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在空谷中呐喊(5)
“酷评实际是一种消费。比方王朔骂金庸了,大家觉得新奇好玩儿,想看看大侠如何表示,是反口相讥对骂,还是稳住阵脚,绵里藏针。然后再看其他名人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和杂志就卖出去了,这都是消费。现在的文化都带有消费性。”“您刚才说中国文学近一段时间无法产生伟大的作品,这一段时期大概要多长时间?”“我很难估计。但是我现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文化命运问题,比方城市文化保护问题。我关心城市文化保护问题实际也是关心全民的精神问题。当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城市生活基本条件的时候,我们牺牲了精神的只要物质的,牺牲了长远的城市文化来换取眼前设施的改变。”“虽然对您花大量时间和心血进行城市文化保护表示理解和敬佩,但是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还是希望您能写出传世之作。刚才您也谈到了中国文学近一阶段伟大的作品太少,作为一个作家您是不是也责无旁贷。”“文学作品我还是要写的。我有了一个长篇的构思,还没有时间写。其实我放下画笔也好几年了,一些美术界朋友也对我说,放下不画是一种损失。导演谢晋曾对我说,如果你全心全意搞文学创作,你的文学成就会大得多。”“一个人的兴趣太广泛,他会很累,他承担责任太重。”“画,我现在是不画了,等到晚年再画。一个人只要会了几种艺术表现手段,那么在心中就有了各种艺术门类的接收频道。有些是美术的,有些是文学的。每一个门类的频道是专门的,就像电台似的。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对绘画的感觉特别好。连手在纸上的具体感觉都有了,技术上的问题也解决了。”“开始画了吗?”“可惜我没有这个时间,因为把所有的想法全画完最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什么也不能干。我发现艺术是相通的,当我画画的时候,到了一种极致,我突然觉得有一篇散文就能说清楚了,我为什么要画呢,一下就到文学上去了。如果我写一部长篇小说,写着写着我突然停下笔来,觉得画一幅画不就直接表现出来了吗?这种来回的触类旁通是一种很甜蜜的往返。”“这么甜蜜的事业您为什么不马上开始,时间长了,这种灵感会消失的。您进行城市保护已经5年多了,是否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了。”“唉——在城市保护这条战线上我已无法离开了。”“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已是这条战线上的一面旗子了。”“有人这么说过。在城市文化保护方面人称‘南阮北冯’,‘阮’就是同济大学的教授阮依山。其实艺术这种东西需要距离感,一个人一辈子如果老写东西,就会写傻的,也很无聊。”“现在您已离开文坛5年了,无论如何关心您的读者还是希望您能尽快写出大作的。”“我肯定还会写东西,不过写的不会太多了,一两部还是要写的。我认为我将写的这部书太深刻了,过去写的东西都是皮毛,没写出自己生命的体验,人生的体验。谢谢你代表读者对我文学创作的鞭策!”“我们等待着您为心而诉的大作。”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