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还是死了

《活着》还是死了

《活着》一出世就已经死了。因为余华写的是标本,是尸体,而不是活着的人。人有疼痛和舒服,而《活着》里的那个主角没有。似乎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余华强加给我们的,他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之后的一个概念,或者说是他的“哲学”带给我们的一个麻袋里装满了石头的硬东西。你可能会觉得它沉重,你摸不清它有多深多浅,你有可能会被它的深刻吓着,只是你感到这个麻袋里听不到呼吸,听不见说人话,只有石头的磨擦声在提醒我们,它深刻,代表历史,和人类的某种精神。猛然间,我们想,这是多么有深度的作品,它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它是何等优秀的概括。余华之所以这么写作,与他对于现实的看法有关。看余华的《活着》,突然发现作者在一年年地退化,他在《十八岁出门远行》时的欢快和轻松被做作和费劲的编织所代替。尽管,他早期的《现实一种》里,有某种非人道的残酷的本性:他把那两个兄弟间的仇杀,以他特有的开玩笑的方式,写得让人无法面对那个故事编织人的眼神。余华的眼神太可怕了,他讲述那个故事的眼神,使我再一次想起了肖斯塔科维奇。一天一个朋友来找肖氏,他兴奋得满脸通红,他给肖氏讲了许多残酷的杀人故事,他津津乐道,并仔细地激情地说着各种刑具的用法。肖氏只是对他感到恐惧,但没有好意思打断他的话。从那天之后,肖氏再也不愿意与这个朋友有任何往来,肖氏说:“我害怕他说故事的时候的眼神。”看来人这种动物一般说来是会害怕流血的,无论谁流的血他们都害怕。可是那个时候的余华不是这样,他讲那个故事的目的是那么现实,直接,他讲得津津有味,他觉得只有这么说,他自己才有可能超越他当时的现实。今天的余华早已经从理论上懂得了“喜欢别人流血”,特别是标榜自己“喜欢坏人流血”。余华端出了自己的《灵魂饭》,只是这碗灵魂饭被《现实一种》里的血浸泡了,对更多的内心不那么强大的,软弱的人来说:余华的灵魂饭真是不那么受用。余华在用那种血液使自己真正地摆脱了常人的现实之后,他的活着的法则诞生了,可是活着还是死了?这一开始就是一个疑问,余华以后多次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解释,现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他创造的另一种现实才能使他的文学变得与众不同,并使他内心产生愉悦。但是,当翻开《活着》的时候,你只能感到里边是死人在说话,他们活在余华的笔下,像是一具具尸体,在某个黑夜里开始行走,从余华深刻的思想中走到了我们面前,具有人的许多外部特征,却没有活人的情绪。但是《活着》成功了,得到了文学界的充分肯定。因为主题很大,又非常积极,余华真是讨好了一切人。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音不准--九丹评论中国十大文化男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音不准--九丹评论中国十大文化男人
上一章下一章

《活着》还是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