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政治学研究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古往今来,凡是在政治学研究中功勋卓著的人,往往都是统治者的政治顾问、理想国的绘制者,多数人担当的是历史的诠释者角色,如西方的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洛克、孟德斯鸠,中国古代的孔子、贾谊、董仲舒等。

孔子甚至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意指自己有德无位,无法成就政治伟业。

现实生活中,诸多政治学研究者总认为他们自己设计出了最完美的政治模型,而那些身处政治生活中体会最深的人,却常常感到失望和忧虑——政治生活并未像学者设计的那样运行。

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既不会沿着已经发生的轨迹一成不变地走下去,也不会沿着思想家设计的轨道稳定地运转。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历史恰恰是在这两个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前进的。

政治文明更是如此。

本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寻找出人类波澜壮阔的政治实践和伟大的思想家设计的政治原则之间的结合点:前者是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的规律性的现实图景,后者是无数人美好愿望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理想坐标。

我们的研究方式不是从现存的政治原则出发进行考察,而是从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出发,将其固有的交往关系与现成的政治原则加以对比,从中找出差异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书的研究采取了一种“精确制导”

式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既有对理论视野的广域性穿越,更有对现实目标的定向化开掘,最终寻求理论和实践碰撞后的裂变与升华。

学者往往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而实践者却要有躬身入局的气概。

尤其在政治领域,二者竟然是一对矛盾。

好在历史比我们走得更远,全球化时代的政治不需要单纯的诠释者或单纯的实践者,需要二者的结合,既要解释世界,又要改造世界。

虽然本书是伏案研究的“精神产品”

,但我们更愿意在未来的岁月里,挺膺入局,做一个眼望星空、脚踏大地的历史的践行者。

是为序。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执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治政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执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治政论》
上一章下一章

前 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