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砖”的性情(1)

四、“砖”的性情(1)

“碎”砖:感谢一下编辑何妨?砖中“睛点”有人说编辑和撰稿人是鱼水关系,我看似乎有点太理想化了。实际情况编辑是雇主,你是路过的散工,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除非你纯粹是写着玩的,即使不写也是社会主义小康。——在西祠胡同“撰稿人之家”的一次发言。(发帖于西祠胡同“撰稿人之家”,起因是某网友对很扎眼的“衷心感谢编辑”现象的置疑,从而引发一场对这种“感谢”是否居心叵测的大辩论,参加者各抒己见,板砖和口水横飞,砸死或淹死作家、撰稿人、编辑无数。)有人反对在撰版“肉麻”地感谢编辑,认为那是失了骨节的事情,本人为那些作者讨个说法。首先这和单位里的领导给你开工资是两码事,单位上基本是固定收入,你必须干,干了就有,但你干了,他给别人开不给你开,你不跟他急你就是孙子。如果他可以开除A,可以开除B,单单留下你,你不感谢他你也是孙子。这不是献媚,是最基本的礼尚往来。比如编辑来此征稿,收到100篇,只能用一篇,是你的,你以为你就文才飞扬了?不是,是正好对了那家报纸编辑的胃口,所以他给你银子,你就要感谢一下。有人说编辑和撰稿人是鱼水关系,我看似乎有点太理想化了。实际情况编辑是雇主,你是路过的散工,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除非你纯粹是写着玩的,即使不写也是社会主义小康。而来这个版的人大多数是挤破脑袋找饭钱的,说的难听,但情况确实如此,所以一个小小的回复都能让人激动,因为实际情况是很多编辑不回复,让你干等。如果你纯粹想在文学领域攀登高峰,高昂你的头颅,这种地方多得是。有人提出在E-mail里、在电话里感谢,悄悄地干活就行了,不必在这里大张旗鼓。错!而且错得离谱!来这个BBS的人什么类型的都有,有人喜欢鼓噪,有人喜欢沉默,大千世界,就像你身边的人群,你不能强求人家和你一样。既然是家,七嘴八舌的事情就多,在这个版感谢编辑也是为了提醒家里人,这个编辑好,推荐大家投稿给他,这也是一种交流。如果两眼一抹黑的人进来,就找到奋斗的方向了,岂不是好事?难道这个版非要弄成学术性质的板着面孔?闷死革命队伍。但我同意有位老兄的建议,感谢帖子把好帖子踢下去了,让有些压根儿不想感谢任何人的看着胀眼睛。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建议fanzi斑竹开一个“感谢版”,或者固定一个“感谢帖子”,大家如果感激涕零就去那里跟贴,泪水磅礴都行。有些人说都不是发表处女作了,何必大呼小叫?人和人不一样啊!有些人即使发表一百部作品仍然激动,那是他(她)对自己负责,为自己感动,因为那是他(她)的心血凝成的东东。所以,即使不是“处女”也不能像“妓女”那样麻木吧?你哼一声,职业一点多好,少不了一块肉。“黑砖”:“省骂”还是省省吧!砖中“睛点”现在的聊天室大有将“国骂”进行到底的势头,不但如此,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谁都听得懂的“国骂”不说,还有颇具特色的“省骂”。(发帖于新浪“文化视点”,网易“乱弹广场”,天涯“天涯杂谈”,红白蓝“文化乱弹”,中国网友俱乐部“无厘无头”等BBS,在成功净化了语聊空气的同时,也被出口成“脏”者拍得差点脑震荡。)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帖子,属于爆笑杀死细胞的:一哥们儿周游神州后,总结出了几大城市打架特色,大概意思说北京人打架爱用建筑材料或者自行车零件,而上海人不打架,叉着腰互相骂,直到把一方骂不出声滚蛋为止。重庆人打架爱用茶馆里的条凳,或者用西瓜刀砍人屁股,而且说抡就抡,说砍就砍,毫不含糊。这种情况类似《星际争霸》游戏,有北京族,上海族和重庆族,北京族攻击力中等,但武器来源比较充足,特色是攻击十分致命,如用板砖拍头或用自行车前叉扎肚子等等;上海族的特点是拥有为数众多的魔法师,特长是念咒,促使敌方士兵发疯或投降,不需要武器供应,但攻击力很弱;重庆族的攻击反应速度很快,攻击力量极大,但武器来源不充足,附近必须有茶馆或者西瓜铺才能发挥极限攻击力,而且该族攻击并不致命,可以为以后讲和留出余地。这个帖子还有许多典型战例,我只举一个:北京族1人,上海族1人,相遇在北航体育馆建筑工地。北:你丫找抽呢?上:你这个人怎么不讲道理呢?我就是看了你一眼你就骂我?你还像是个人吗?北:嘿,你丫跟我犯贱是不是?(同时从工地抄起一块板砖)跟你丫死磕!!上:我不懂什么叫死磕,我只知道你这个人不讲道理,像发情的野兽一样……北:去**的!今儿大爷我非拍死你丫挺的!(手举板砖)上:你不敢!你肯定不敢!我要叫警察了!你……北:(一砖头拍中对方脑门,血喷出来)。当然这哥们儿没忘了描述东北人,他们的特点是热血。一个东北人可以独自干掉两个北京人,五个上海人,可能会输给重庆人……此帖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性格描述得非常传神,当然调侃的成分占多数,不是鼓励血性青年真在街上干起来,那是违法犯罪的。不过这种场面可以在虚拟世界见到,且非常壮观,场地在各个语音聊天室,不是撸胳膊撸腿,是“语音干架”。并且很自然以省份划分,各自为营,抱成一团,肝胆相照,互相扶携,一致对外。我见过一帮重庆人和几个东北人的“血战”,互相只能听懂对方50%的方言,但丝毫不影响效果。双方都擅长拉帮结伙,一旦有个东北人闯进重庆聊天室,毫不商量就开始“甩手榴弹”,不到几分钟,聊天室便被蜂拥而至的东北人和重庆人占满了。相信双方都是在QQ上敲响村口大钟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第二块搞笑大砖:网络大虾们的拍砖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第二块搞笑大砖:网络大虾们的拍砖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四、“砖”的性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