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构思,特意彰显昆曲的文学意味(1)
三晚共二十七出的戏,灯光的基调大致上是偏淡的,较少用大白光,照顾了观众连看三个小时戏的眼晴,又突显了柔和、雅淡、含蓄的戏剧气氛。灯光设计在一些场面调度上发挥了舞台重心移换的作用,使本来静态的情景变得生动。〈忆女〉一折中的设计,证明了这种现代的舞台艺术手法可以加强传统表演艺术的可观性;然而,也由于灯光偏淡,又以冷色调为主,未能烘托出一些热戏应有的气氛,未免可惜。布景的色彩力求素净、简洁,台上没有搭建一梁半壁,只有一道由左台侧伸延到后场区浅台的矮斜坡,天幕是极淡的抽象水墨画,营造出简洁美的视觉效果,令观众的眼睛可以舒畅地呼吸,也给演员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让他们的表演如鱼得水。服装设计是传统的、精致的、考究的、典雅的,一针一线,无不照顾着演员的表演和舞台气氛的经营。颜色配搭、花样设计都富含象征意味,除了配合人物身份和剧情外,也兼顾了同一场面不同脚色的配合。然而,和灯光一样,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过于克制,两个主角的衣服主色明度偏高,彩度不足,看得虽然舒服,视觉上的感染力还是稍嫌不足,在一些场面中,甚至被其它演员服装的色彩掩盖,可说是美中不足。花神的服装造型最受争议,由于都罩住以白色为底色的披风,感觉上不够飘逸,在舞台上走动时,占了不少空间,这是服装设计者对舞台表演效果考虑得不够仔细所致。色彩的和谐让人放松、舒服,但对一个二十七出的全本戏来说,给观众在视觉上的刺激明显地是不够的,剧情张弛冷热的对比,也因而淡化了。乐队中有高胡、大提琴,而琶琶、高胡在某些唱段更成为主奏乐器,跟传统的以笛子板鼓为主的昆剧音乐气质大有差异,效果差强人意。在很多唱段的伴奏设计中,运用了机械化的分解和弦,主旋律变得模糊不清。伴奏音乐未能衬托出唱词内容的情绪,大提琴和高胡的旋律填塞了所有空间,曲子的句读、气息被淹盖了,曲唱的文学意味也被削弱了;演员唱得吃力,观众听得疲虑。笛子音色线条的优美,板鼓节奏顿挫的神采,都未能体现出来,反而令人有听觉窒息的感觉。乐队指挥的作用令人产生疑惑。他的任务是领导乐队,以控制演员表演节奏,还是留意着演员的一举手、一投足,紧密地配合演员情绪的变化,让他们的表演得到最佳的烘托呢?显然,指挥只是考虑自己的意愿,因为他是背着演员的,他是自说自话的。总括来说,音乐较令人满意的,是除了开场的标目和完场的一段合唱的旋律是新编外,所有曲子都是以《纳书楹曲谱》为据,是传统的,虽说很多曲牌因剧情的需要而删节了,仍不失昆味。本剧的美学构思,无可否认是特意彰显昆曲的文学意味,是文人所追求的舞台上的诗情画意。我期望这个剧能继续公演,让白先生把这幅画画得更完美。我是昆曲的外行,由于研读明清传奇的文本而对昆曲的音乐和表演充满好奇和兴趣。这次从美国来到台北参加国际《牡丹亭》学术讨论会,躬逢苏昆青春版《牡丹亭》上演的盛事,其乐也何如?青春版《牡丹亭》是昆曲艺术青春活力的见证,让我们一起来为她喝采。因此我首先要向参与这次制作的全体人员表示祝贺,希望他们今后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合作,并在不久的将来,推出新作。以下是我个人观看此次演出的一些零星的感想,不成系统,更谈不上全面,偏颇之我的印象是两位年轻的男女演员资质极佳。果然是一方山水养一种灵气,苏州可谓得天独厚,昆曲艺术也因此后继有人。两位演员首次在这样大型的场面亮相(我们都知道国家剧院其实并不适合昆曲这样精致的室内乐式的表演形式),而有如此上乘的表现,实属难能可贵。我想我与其它很多观众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期待他们今后能继续深造。从优秀的昆曲演员到昆曲的表演艺术家,这是一辈子的事。我的老师林庚先生曾说,诗人是一场修炼。表演艺术尤其如此。一方面,艺术的修养和磨练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艺术的生涯又要经得起各种考验与诱惑,这在今天更是谈何容易!作为一个外行,我对昆曲爱莫能助,但是我相信,观众和戏迷的支持会时刻伴随着你们今后的艺术生涯。小生气质高雅,光彩照人,即便是独角戏,也颇能镇得住场面。〈拾画〉、〈玩真〉两场戏,表演得轻松自如,一气呵成,令人如坐春风。这两出戏如果演得不好,容易失于轻浮浅薄,或变得滑稽可笑。不过他掌握得相当有分寸,对角色的理解也很得体,整个表演有书生气和书卷气,深得昆曲艺术的精神。在第一轮的演出中,旦角一场比一场演得好,展示了她的艺术潜力。她的念白,吐字清晰,节奏适度,抑扬婉转,声情并茂,极富于表现力。她的演唱,尤其是第二、三场,也证实了她良好的造诣和先天的秉赋,前途正未可限量。我个人以为,从舞台本的设计来说,头一场的演出似乎稍嫌单一。戏全在旦角身上,对旦角的压力太大,如能略加调整,会更有利于她发挥。此外,从〈写真〉到〈闹殇〉,如何在昆曲表演的程序中发掘心理体验的深度和戏曲艺术生发感动的力量,也有待进一步的考虑。就音乐而言,调动一个庞大的包括指挥在内的乐团,在昆曲演出中似乎已成为定局,但是否非如此不可,仍有商议的余地。从音乐的设计来看,此次演出似乎受到一些时兴观念的影响。比如全戏开场之前有一段场外的重唱,是流行歌曲一路的唱法,与昆曲的音乐风格不相协调,听上去倒像是当下走红的电视连续剧的片头曲或主题歌。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剧情的**和全剧的结尾,未免有些煞风景。如果昆曲中果真有我们今天所谓的**,那么这些场景在传统昆曲艺术中是如何处理的?在音乐和表演上又是怎样设计的?换句话说,昆曲艺术表现的力量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的?显然,男女声重唱,或者整个乐队全力压上,管弦齐鸣,并不必定强化艺术的感染力。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昆曲必须无条件地捍卫其自身传统的纯洁性,不可越雷池半步;真正的问题在于,上述的现象恰恰说明了我们艺术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贫乏。我们自以为是的改革反而落入了他人的窠臼,变成了陈词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