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三剑客”丛书 比较分析之间再塑立体人生
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这是三个国人早就熟悉的名字。郭沫若的“才”、闻一多的“悲”、徐志摩的“情”,都是文学爱好者熟知的。但是比较起来会更有意义,同心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文坛三剑客”丛书,就是在比较和分析之间为三位剑客再次作传。
丛书由邢小群的《才子郭沫若》、谢泳的《血色闻一多》、韩石山的《悲情徐志摩》组成。选这三个人是因为他们有可比性:都是上个世纪20年代风靡一时的著名诗人,又都出生在19世纪90年代,命运却颇为不同。年纪最大的郭沫若出生于1892年,三人中成名最早,起点最高,一首《女神》成为中国新诗里的丰碑,但前后作品反差也最大。在“才子”的后半生中,他笔下的诗成了政治表态的工具,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诗,艺术上大失水准,成为这位才子诗人一生的最大败笔。作者邢小群在传记中着重分析了郭沫若如何走上文化战线的前沿、如何从政以及诗人后期的诗作和人格。
出生于1897年的徐志摩是三人中最具“浪漫人生”的一位。多情、早逝,诗才未曾尽展,再加上对其为人的毁誉参半,给徐志摩作传的确不容易。作者韩石山本着客观的原则尽述诗人的一生,徐志摩对张幼仪的寡义、对林徽因的多情都有记述,当然还有他的诗。三位之中,徐志摩最早去世,也留给后人的遐想最多,且又是在创作颠峰时候撒手人寰,他也是三人中惟一一个在诗作中“全身而退”的剑客。
年纪最小的闻一多却也活得最为壮烈。本着不问世事的态度,却最终为政治所缠绕,成为不屈不挠的民主斗士,最后在昆明被暗杀。青年写诗、中年潜心向学、为国呐喊,这样壮烈的人生使闻一多成为三人中美誉度最佳的一位。作者谢泳考证到了很多新的史料,对暗杀事件也做了独到的分析。
三本传记是三位作者不同角度的成果,三本书再比较着读,就能更为客观地看到三位剑客立体的人生。(沈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