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看了李露露研究员的新作《中国节》,深感兴奋,也引起一段回忆。十多年前,我曾与李女士合作,写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此书印得不错,遗憾的是大量的插图未能尽收书中。其实图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能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郑樵在《通志》中说:“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有人建议可成立图像学,这是不为过的。我本想为图像搜集做一点工作,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建议李露露把这项工作做下去。她不负所望,做了大量的历史图像的整理、研究工作,并推出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妈祖信仰》等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最近李露露又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节》一书,这是她研究岁时节日文化的新成果,可喜可贺。回忆上述过程,至少有两条经验:一、治学必须从资料抓起,不断积累资料,这是基本功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厚积薄发,经常推出新成果;二、搞学问要有自己的特点,李女士就是从搜集历史图像入手,侧重研究图像民俗,这种研究方法在民俗学界是较罕见的。中国的节日是最富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源远流长,人见人爱,是传统文化的突出亮点。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传统的节日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节日不断淡化,外来节日日益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大力抢救中国的节日文化,如进行科学普查,进行分类定性,制定不同的抢救方案。当然,若想抢救它必须先了解它,李露露的《中国节》正是抢救节日文化的重要参考书,值得一读。宋兆麟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