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茨中村传教士(上)
一百多年前,两个法国的传教士骑着骡子或驴沿着“茶马古道”逶迤来到德钦升平镇,他们没有继续向西北进入西藏,而是由北向南转去了维西方向,他们的目的地是距德钦县城90公里的燕门乡茨中村——一个隐藏在香格里拉澜沧江峡谷里的彼岸小村。
但是,当稻糠来到这个曾经远离文明、人烟稀少的澜沧江大峡谷,站在这个具有百年历史,今退尽铅华的茨中村教堂的破落庭院里时,悲壮和英雄色彩扑面而来。
茨中是稻糠这次滇西北行程的最远端,也可以算是终点,在原来的计划中,只要到了茨中,此后的旅行都变得可有可无。德钦升平镇到茨中的公里里程并不算远,但是道路奇差、奇险。稻糠拥挤在破旧的中巴里,随着车子沿着澜沧江河谷前行。许多时候从车窗往外看,根本看不到路基,笔直下去就是陡坡接着浑浊的江水,如果车子一个闪失滑下路面,恐怕连尸骨都找不到。稻糠坐在车子里惴惴不安。
由于塌方,原本3个小时17块钱的车程被分成四截,上上下下换了四辆车,多花了近一倍的车费和时间后,稻糠才终于到达茨中村。茨中村位于澜沧江河谷,海拔低,小麦和水稻可以轮作,堪称德钦的粮仓。稻糠到达的时候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由于海拔不同,山坡、山脚梯田里的麦子呈现出斑驳丰富的色彩:葱绿的,青黄相间的,金黄的,在大山大河的背衬下秀美而壮观,美得让人觉得不真实。
房东刘文高老师是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三个孩子都在德钦以外读中专或大学。三层的藏式木楼收拾得干净利索,虽然陈设和布局依然是藏族特色,但他们的生活已经很汉化了,自来水、液化气、全套的家电、交流起来毫不费劲的普通话……
刘老师说自己原来其实是纳西族,小时候还看到过村里穿长衫祭天的仪式。茨中四周的村寨却都是藏族的,后来随着交流、通婚的增多,现在村民填表时户籍上全改成藏族了。刘老师现在还听得懂纳西话,但除此之外,家里已经没有什么痕迹和纳西有关了。
最让稻糠惊奇的是刘老师家的液化气,绝想不到偏僻如此的茨中村会用上煤气罐。询问后知道,这来之不易的煤气是在400公里外的下关换的,几个罐子轮着用,用完了就托村里跑长途的司机带到下关充气。在村中心区120多户、600多口人家中,用上液化气的不足5户。稻糠没想到随便进入的刘老师家在村里能有这样好的条件。
和德钦另一个有名气的村子——冰川下的明永村相比,虽然茨中村的交通条件更差,通电时间更晚(茨中直到2000年3月才通电,而据明永村活佛白玛定主讲,他1977年来到的时候就已经有电了),但茨中村开放和文明的程度却超出很多。不用比较刘老师家和活佛家的卫生条件(稻糠在活佛家钻在睡袋里还是被跳蚤咬了一身包),茨中村饮用的是经过净化的村级自来水,而明永村是用露天引水渠里颜色浊青的冰川融水。在茨中村随处可见拿着书本温习功课的学生,村里小学的教室在晚上也灯火通明,学习气氛浓厚。而在明永村条件最好的活佛家,大儿子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去为游客牵马,小女儿干脆就没上学。
巧得很,稻糠后来回到丽江住在祥和院赵老师家,在中甸、德钦工作过的赵老师碰巧在茨中干过工作队,负责接管法国传教士当年种下的葡萄园,也认识刘文高老师。“刘文高的父亲以前是当地的头人,他哥哥在县里做过官,家里很体面的。”怪不得刘老师的三个孩子都能在外面上学,怪不得刘老师家用上了液化气,怪不得刘老师第二天送稻糠去车站,随便就叫了个小伙子帮稻糠背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