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大融资(1)
经常有许多公司经营者请教关于公司如何能筹集资金的问题,似乎有了资金,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有一次,一个民营公司的经营者说,他的公司一切都很好,就是资金流出现问题,如果有了足够资金,他的公司可以长大为一个全国经营的大公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经营者说话的时候,表现出了十分无奈与焦急的样子。这正是许多经营者遇到的难题,公司如何不断融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的生命建立在公司的资金链上,公司资金链的长短、结构与牢靠程度决定了公司生命的长短。那么,什么是一个公司资金链的长短、结构以及其牢靠的程度呢?我们对上百家公司长大过程中的资金链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下面的资金链图表。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资金链越长,公司成长就越快。传统的公司通常只是从某一个方面寻找公司发展的资金来源,而成功长大的公司是从多个方面来建立自己的资金链。问题是在众多可能的资金来源中,如何才能真正地组合起这些资源,形成一个有深度的资金链条?许多公司的案例分析表明,建立公司资金链的起点是公司的现金流规划,没有一个好的可行的公司的现金流规划,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公司的资金链。路斯制造有限公司是美国一家中等规模的家族公司,专门制造小型家用电器。这家公司由于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出现了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一方面供应商因为欠款问题停止向公司供应生产所需元器件;另一方面,银行因为贷款拖欠问题拒绝向公司提供新的流动资金贷款。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公司的销售状况急剧下降,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对此,尽管公司的财务主管向银行及供应链上下游的相关公司做了解释说明,但实际成效微小。为了挽救公司,作为董事长的路斯接受了资询专家的建议,静下心来冷静地规划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切合实际的现金流量预算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考虑了如何逐步归还供应商的欠款,如何在银行的帮助下增加市场销售,如何改善物资储备管理和制定赊购制度,如何控制生产成本等等。在这个先进预算方案下,路斯访问了几家债权最多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向他们解释了公司的计划,从他们那里获得了新的信用支持。路斯还访问了几家有可能贷款的银行,向他们解释了下一步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使银行确立了对公司的信心,成功地争取到了银行新的信贷支持。就这样,路斯成功地通过计划新的现金流量方案,扭转了公司不利的财务状况,使公司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一个公司资金链的结构可以由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可变现流动资产、公司股本、公司间应收应付往来等资产资源组成。一般来说,这个资金链最有利的结构组合是银行融资占30%左右,股本融资占30%左右,公司间融资占10%左右,从私募市场融资占10%左右,可变现资产占10%左右,其他渠道融资占10%左右。一个资金链残缺的公司,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办法用上述各种资金资源来构建公司的资金链,而是依赖于过去习惯形成的某一方面的资金来源—最常见的是依赖于银行贷款,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公司比较习惯于依赖于银行,而国内的很多公司通常也过分依赖于单一的银行融资渠道。这种单一的资金链结构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之所以产生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债务效应,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亚洲公司的资金链结构比较单一。有一次,一个专门研究民营公司经济发展的学者对我们说,中国民营公司的起家及快速成长,几乎全部依赖于银行资金的支持,他们的发家模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与银行搞好关系,以借来的资产或所有权为基础,向银行做事后抵押,在取得银行贷款后再买入资产抵押给银行。这是一个先有负债后有资产的公司发展模式。我们暂且不论这是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不可争辩的事实是,相当多的公司是通过负债实现其资本的扩张。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范博士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先有一只不会下蛋的鸡,或者先有一只无法孵化的蛋,那么,无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都无法孵出新的鸡或者是产下新的蛋。公司的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就如同鸡与蛋的关系,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先有负债,而在于负债形成的资产是否能够产生正的现金流,并且足够偿还负债的本金与利息,这样的负债才是积极的。在构建公司资金链的过程中,公司资金链的牢靠程度与否,取决于公司负债的构成与运用的效果。在上面的资金链图表中,我们列举了5个影响公司资金链牢靠程度的因素,归纳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公司的资金运用,要使公司能够产生正向的财务收入并使公司有足够的现金可供支付各种开支以及财务费用。IBM公司在1979年10月发行了一次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券,由5亿美元的7年中期债券和5亿美元的25年长期债券组成,共计10亿美元。这笔发债的收入被用来支持IBM新产品的生产及市场推广,由于IBM的产品销路畅通,这笔10亿美元的债务转化成数倍于其债务的资产收入,对IBM当时的成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国斯坦顿化学制品公司(Stanton)为了扩展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在1984年计划筹资两亿美元。当时的考虑是通过发行两亿美元的债券来实现这个计划。公司内部的非主流意见认为,发行两亿美元债券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发行两亿美元新股的筹资成本。他们通过细致的财务计算,证明发行债券的结果将使公司在几年后形成巨大的财务负担并出现实际的财务亏损,而通过股本融资的方式会使公司产生正的现金流收益。尽管在当时发行债券远比发行新股筹资容易,但公司决策层在听取了意见并进行详细论证后,采纳了少数派的意见,最后成功实施了发行两亿美元新股融资的方案。由此可见,一个公司的融资不能完全依赖于过去习惯的做法,应当从一个更广的资金链的角度来考虑公司的融资成本以及它所带来的实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