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任继愈的对话(1)

与任继愈的对话(1)

2003年6月,专程到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老师办公室请教任老宗教问题。**曾经评价任老“凤毛麟角”。任继愈对王小平说:你们年轻人要多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未来的新文化。

王小平:任老,您好!任老您是宗教界的权威,我在写《第二次宣言》时就涉及到了一些宗教问题,很想和任老您探讨一下。

任继愈:你想和我讨论什么问题呀?

王小平:任老,当初您为什么选择学哲学?

任继愈:我小时候喜欢刨根问底,别的学科只解决个别问题,哲学研究人生的根本问题,所以我对哲学感兴趣。对于搞哲学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敢于去怀疑,不能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治学要注重第一手材料,懂了再发表意见,不能人云亦云。

王小平:任老,据我所知,您以前是专攻西洋哲学的,后来为什么又埋头于中国哲学呢?

任继愈:因为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个民族在2000年中屹立不倒?是什么支撑着几乎从未摆脱过贫困的中国人,在外族侵略面前始终不肯屈服?在漫长的2000年里,中国人的头脑里在想些什么?这些都要从中国哲学里去寻根。

王小平:记得您在1978年的时候,提出了“儒教是宗教”,引起了中国哲学史界持续20年的一场学术纷争,当时是没有人支持这一观点的。直到现在,才渐渐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形成“儒教是宗教”学派。我非常赞同您的这一观点,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都深受儒教文化的浸染、熏陶,以至在今天还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任继愈:对!中国的儒教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政教合一,政教不分,政教一体。在宋朝以后,皇帝为了巩固自身的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就开始加大了儒教的教化力度。尤其是在明清两代,以科举取士,官方用考试制度强力推行儒教思想,以宋儒程朱思想体系作为取士的准绳,等于用行政命令强化普及儒教信仰。科举考试是明清两代读书人进仕的必由之路,凡是走这条路的仕人都要系统地接受儒教思想培训,这对儒教的普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王小平:任老您对儒、道、释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我记得您对道教、佛教、儒教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道教、佛教只注重为自己解脱,儒家忽视了人的个性,我感到这一点是很有意思的。

任继愈:个人思想其实意义不大,只有化为群体的愿望,才会有惊人的力量,因而群体的觉悟极其重要。相反,群体的不觉悟就显得极其可怕了。希望你用你的作品真正的帮助人,帮助他们觉悟啊。

王小平:我感到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矛盾重重,一方面我们人类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无比惊人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又危机四伏,人肉炸弹、9·11事件……人类的命运实在是个未知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就在于变革文化。所以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人正,世界正;心正,人自正。要正人心,必正文化。我研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感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虽然里面有糟粕,但很多思想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

任继愈: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但其中大多数都没有能够持续到今天,只有中国文化经过了5000年的洗礼仍然久而弥新。为什么?中华文化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自从秦朝统一中国后,中国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统一的。中华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爱国主义要有一个根,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唤醒民族自觉、激发民族自豪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小平: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才是最强大的力量。以色列人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失散在世界各地,根本没有自己的领土,亡国几千年后却终能复国,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不过说起来也很奇怪,在世界各地都有犹太人,唯独在我们中国没有犹太人。但有事实可以证明:犹太人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我们中国。这说明我们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出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出发
上一章下一章

与任继愈的对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