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岩 直面生活的真实(下)

海 岩 直面生活的真实(下)

前段时间海岩在网上与网友交流,有网友就这段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公安局既然要保护安心,为她制作假档案,就会做得真像那么回事,断不至于影响她办结婚手续。海岩回答说:“《玉观音》所有的情节都是胡编的,只有这么一个情节是取自生活,是中央电视台播的《中华之剑》专题片,采访到被保护的警察,他向记者抱怨自己生活不下去,派出所的档案项目没有输全,这个是常有的。比如说我自己是真档案,真户口,到派出所去查发现我的都弄错了,我想假的更有可能弄错。这个恰恰是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如果你还觉得错了,那是我写的功力问题。”你看,《玉观音》整个故事纯属“胡编”,却令观众万般感动,而惟有假档案项目输入不全这一个情节来源于生活,却有观众觉得“太不真实”。海岩是谦虚的,他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对质疑者的批评:生活的真实被判定为艺术的“太不真实”,不能怪我“写的功力”出了问题,而要怪你“看的眼力”出了问题。笔者还记得,当初由海岩小说改编的另一部电视连续剧《永不瞑目》热播时,也有观众对剧中警方利用特情肖童的做法提出怀疑,认为让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到贩毒集团头子家中卧底、使他无意中染上毒瘾、与自己并不喜欢的毒贩的女儿同居并让她怀孕、最后被毒贩残酷地枪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有作者引用一名警察的话说:让未经培训的大学生卧底“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现实生活中绝不会这样。”当时没看到海岩对此予以澄清,倒是我挺身而出为他做了一回辩护人。我引用报纸上的一篇纪实报道:S市警方抓获了一名出售赃车的嫌疑人杜某,经与C市警方联系,证实该车于四天前在C市失踪,且得知C市已连续发生十多起歹徒杀人抢车的恶性案件。S市警方乃通过杜某向他在C市的同伙李某等人“订购”了一辆捷达。五天之后,李某等人在C市再次抢劫了一辆出租车,将司机杀害,将车如约开往S市交货,被S市警方抓个正着。我分析说,此前C市发生的系列抢车杀人案已经表明,歹徒在“越货”的同时常伴以“杀人”,警方通过杜某向他在C市的同伙“订购”汽车,相当于向歹徒“订购”了一名司机的生命;正如《永不暝目》中警方让大学生肖童去毒贩家中卧底,相当于将他投入虎口。在现实生活中,警方为了破案,牺牲一两名特情或无辜公民的生命,这样的代价有时仿佛就是不可避免的。电视剧《永不暝目》能让人明白这一点,尽管有些残酷,但却不失真实,值得称道。以官场小说知名的作家王跃文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抓了一名贪官,专案组费了天大的力气找到存折,却发现藏存折的办法十分简单,又十分智慧——贪官的老岳母将女婿的巨额存折用塑料纸包好,塞进一块肥肉里,放在冰箱里冻着。王跃文感叹道:贪官藏存折的办法,任何一位天才的作家都虚构不出来,可见任何一位**官员都比作家要高明许多,他们若是读了作家写的揭露官场**的书,肯定会暗自发笑,骂作家真没见过世面,因而也就更有理由瞧不起作家。(王跃文《谁都比我智慧》,载《自由呼吸——北京青年报精品集》,台海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86页)设想,一位作家有着天才的想象力,将这名贪官藏存折的办法写进小说,一般读者看了,可能会觉得过于离奇而将信将疑;相反,若是有过类似生活经验的官员看了,则十有**会悄悄骂一句“这鬼作家太损了点儿,以后藏存折可得另想办法……”天才作家的智慧不如贪官,一般读者的眼力就更不如贪官;一般读者并非不懂得如何判断艺术的真实,而是对生活的沉重、坚硬、残酷,对生活承载的真实性认识不够,估计不足。被保护的警察的假档案项目不全、大学生被安排做特情最后牺牲之类小说家言,以及“舞女当法官”、“市委书记家举办‘名车博览会’”、“副市长诱奸女中学生”之类小道消息,其艺术真实性和生活真实性到底如何,最有发言权的不是一般读者,也不是天才或平庸的作家。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潘多拉快意恩仇《指名道姓》酷评公众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潘多拉快意恩仇《指名道姓》酷评公众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海 岩 直面生活的真实(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