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少年查海生的烦恼

四 少年查海生的烦恼

在水上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生成无须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引自《重建家园》1968年9月,查海生五周岁时,他的父亲查振全把他送进了村子里的一所小学就读。查海生作为班里年龄最小和个头最矮的一位同学被安排到正中间第一排就座。课桌是由泥巴搭建起来的台子,上面铺着一块木头板子作为桌面。由于个头太矮小,小海生只能站着上课,如果他一坐下来,头几乎和桌面平行,看不见黑板,上课听讲成了大问题。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只好在查海生的长条子凳子上钉几块木板,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得着课桌了。但他的两只脚却只能悬在半空中,不能触到地面。在查海生未上学之前,村里的民办教师就已从传闻中了解到了他的天资。入学后,查海生的表现果然不同一般孩子,他比同班级入学的孩子早先识字,别人不会的字,他会,加上又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老师格外看重这个聪明的孩子。随着二弟、三弟的降生,原来入不敷出的家庭变得更为窘迫。作为长子,年幼的查海生在课余时间不得不帮着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约摸小学二三年级时,查海生趁着课余时间开始打些猪草,这是为生产队做活,可以给家里挣点工分。每天一大清早,查海生背着小箩筐,踏着晨雾,踩着露珠到村外的小树林边上割草,等装满一筐子后,再系好背带,吃力地背到队里去。运气不好的时候,小山坡附近的草被别人割光,他又要走更远的路,以便能割到足够的猪草。这样累计下来,查家在年底分红时就多增添了一小份工分,这一小份工分可以从队里换回几十斤稻子或小麦。早上割完草,太阳已经升了起来,父母仍在田地里锄草施肥。查海生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揭开锅,看看里面有没有昨晚剩下的饭,要是还有,便兑些水,在灶底点上一把火,饭微热后便盛起,把早已饿极的肚子填一填。要是没有剩饭,他便随手捡起墙角边上的一根山芋或者萝卜,洗净后就啃了起来。这便是他的早餐。即使是这样的早餐,他也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得到的,更多的时候,他和村子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属于自己的早餐。打完猪草后,小海生直接背着父亲给他缝制的帆布书包上学去。在课间休息时,小海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道,以掩耳盗铃之势偷跑到田间地垄,看看可有什么可以偷吃的,发现目标后,一溜烟地跑去拔上几根萝卜之类的就跑。大人们都看在眼里,并没有去制止他们的小举动,孩子们确实饿极了,谁家也都有孩子,在这样特殊的年代,大人吃不饱都忍受不了,何况年幼无知的孩童呢。恶劣的家庭生活条件和一定的家务劳动时间并没有影响查海生的学习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查海生总是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名列全班第一名。当儿子查海生拿着第一名成绩的大红奖状回家时,查振全心里乐开了花。他更加感觉到他的查海生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儿子查海生是结束查家世代务农、以耕为生的惟一希望,他期待着这一天早点到来,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查海生读书!查海生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消息引起了很多学生家长的猜疑。他们一边责怪自己家的孩子平庸、不努力学习的同时,另一边时时利用拉家长里短的机会讨问查振全夫妇施了什么“秘方”给孩子。查振全夫妇当然没有什么所谓的“秘方”,但他们夫妇越是说“没有”,对方越是纠缠不清,说他们夫妇吝啬,不肯把“秘方”传授给他们。于是各种谣言传出,说查裁缝贿赂村上的老师,老师给他的儿子“开小灶”,利用课余给查海生补课、复习,加强知识的巩固。当一些学生家长找到老师问及此事,为什么对待孩子们不能一视同仁?老师被问得有些莫名其妙,叫家长举出具体事例证明时,家长们却一个个哑口无言,无以应对。末了,老师告诉那些家长:查裁缝家的大儿子学习成绩好,只是他头脑灵活、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也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下课,根本不存在“开小灶”一事。家长们再一次问及自己的孩子,查海生身上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他们照实回答:“查海生不看书也会做题目!”家长们茫然了。待他们明白事情的原由后,就嘱咐自己的孩子要经常和像查海生这样成绩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同村的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总是喜欢找查海生帮着解决。才上小学的查海生在语文方面有着独到的领悟力,这与他比其他孩子有更广泛的阅读有关,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于是,他写的作文也成了其他孩子模仿的对象。至于数学,那是查海生的优势科目。加减乘除口诀读几遍后就能烂熟于心,加之他敏捷的思维能力,更是如鱼得水。每次上数学课,老师叫学生上黑板板演题目时,其他学生给算错的题目,老师就叫查海生上来帮着更正。同村低年级伙伴们向他请教不会做的难题时,他更是得心应手,“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功夫,好像根本不用花时间去思考便算出准确的答案。他是全村小伙伴们心目中的一位小老师。凭着超常的天赋和骄人的学习成绩,查海生的威望在小伙伴中与日俱增,成了孩子们的“头”,孩子们都乐意和他一起玩耍、做游戏。暑期到来后,他便被众多的伙伴们催促着喊去,玩农家孩子常玩的游戏项目———“打仗”。这类游戏一般是模仿某个电影中的情节,分成甲乙两方“两军对垒”,胜者无限光荣,败者被人用纸条子在脸上粘上假胡子。通常情况下,查海生一来,便被人拖拉到其中一方担任“司令”角色,他挥动着小红旗, 率领“众将士”们“筑战壕”、“架机枪”,选择合宜的“埋伏点”,参战的一方小伙伴们严格听从“司令”的安排,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种“战前”准备。仿佛一场真正的战事就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了公平起见,由甲乙双方“司令”共同宣布“开战”。双方的“士兵们”便拿起木壳枪、木刀、木棍开始挥舞。点到对方,对方即“毙命”,假装倒下,“战斗”场景甚是激烈。由查海生率领的这一方由于先前准备充分,“粮草充盈”,指挥得当,“士气”高涨。“将士”们齐心协力,不一会就冲破对方的防线,占领对方的“高地”。“查司令”率领众兄弟耀武扬威地站在对方的制高点,把手中的小红旗插上去,失败方举手投降,作揖求饶,请求“查司令”赦免。“查司令”一声令下,他手下的士兵便给吃了败仗的对方士兵粘上假胡子,大家在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中结束这场“战斗”。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遇到失败的时候,“查司令”会很惭愧地面对大家,闷闷不乐,他责怪自己领导不力,吃了败仗,对不住大伙儿。孩子们都是天真的。游戏结束后,他们便成群结队地到池塘里洗澡嬉戏,把刚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再也不分你是“敌人”,他是“好人”。偶尔幸运,还会在池塘中采到藕,这总是人人有份,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的,轮圈挨个来。家长们生怕自家的孩子在池塘中戏水时不注意陷进淤泥而溺水身亡。因为这种事在以前时有发生,所以他们闻讯后便急忙赶到池塘边,大声喊叫着自己家孩子的名字并发出最严厉的警告。胆大的孩子可不理会这一套,因为他们已经领教了多次,一个猛子扎下水去,游到池塘中间,再露出小脑袋瓜子朝着岸上的家长们做鬼脸。这可把岸上的家长急得直哆嗦。“小老子,求求你快上来吧,你上来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好吗?”这才像做大人的样子嘛,孩子们是吃软不吃硬。在近水塘边上洗澡的查海生听到家长的叫喊后,朝着大人使劲挤了挤眼睛,家长们求他把自家的娃儿叫上来。查海生认为不能再荒唐地胡闹下去了,手一挥,“兄弟们,上岸!”不一会儿,几十只“水鸭子”便陆陆续续光着屁股爬上岸来。结果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回到家后照例免不了被怒气压在胸口、火冒三丈的家长们捶打一顿。查海生也被人告了“密”。他被父母关在家里,不经允许不准外出。小伙伴们也不敢随便去找他,他的双脚被母亲用墨水点了几个标记,不能下水,否则颜色就会被水洗掉或褪色。只是不久以后,家里人稍一放松,他便又和其他小伙伴一同跑到池塘里洗澡,偷采藕吃。父亲这回要对他动真格的了,他把小海生的裤子脱下,狠狠地打,直到他大声求饶“下次不敢了”为止。之后,母亲抱着伤心的小海生,告诫他以后不要再下池塘去洗澡,否则会被水中的“水猴子”抓住,那怪物会把人使劲地往深水中拖拉,用泥巴塞住人的鼻耳,把人活活呛死。这话听起来够吓人,不过这以后,查海生真的不再下池塘去洗澡了。他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炸泥巴炮”是查湾村孩子们喜爱的另一种娱乐游戏,小海生对这样有趣的游戏乐此不疲。这种游戏的具体玩法是:在田地里挖些泥土,浇上适量水搓揉,做成小方块状,然后捏成一个窝状的圆块,握在右手掌中,朝着泥巴块子吹口“仙气”,使劲地把它反拍在地上,产生“砰”的一声巨响。他们主要比的是被“炸”的“泥巴炮”声响的大小,谁也不甘示弱,一个接一个的“炸”下去。小海生每次都被“炸”响的“泥巴炮”溅得满脸是泥,还一个劲地去嘲笑人家,结果又被一大群孩子反过来嘲笑。查海生“炸泥巴炮”的技术平平,可能是他自身力气小的缘故,可他不愿服输,每次都硬纠缠着别的孩子不停地比下去。但是,他打水漂的功夫堪称“高手”。由于他很会使用巧劲,即使一块并不平滑的石块在他手中也能被打出很远。水漂一个接着一个向前滑进,很有节奏。这是小海生的骄傲,也是他“炫耀”自己的“资本”。凭着这样的本领,他这个“头”的位子当得自然名正言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全景记录诗人短暂一生:海子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景记录诗人短暂一生:海子传
上一章下一章

四 少年查海生的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