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之光》作宣传(8)

为《城市之光》作宣传(8)

我接到阿尔巴公爵的电报,邀我去西班牙。但是第二天报纸上都以大字标题刊出:“西班牙爆发革命”。于是我终止去西班牙,改赴维也纳——忧郁的,美丽的维也纳。那个地方给我留下的最清晰的记忆是:我和一个美丽的姑娘有过一段罗曼史。那件事的经过,有点儿像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最后一章:两人海誓山盟,最后吻别,知道以后再不会有相逢的日子了。离开维也纳,我到了威尼斯。那是秋天,当地已经没有游客。但是我却更喜欢那里有一些游客,因为有些地方需要游客点缀,才会显得温暖有生气,否则就很容易变得像一片墓地一样。实际上我是喜欢那些游山玩水的人,因为,去度假日的人,看来总要比匆匆忙忙挤进旋转门上写字间的人更可爱一些。威尼斯虽然景色秀丽,但使人感到忧郁,所以我只在那里待了两夜,每天没什么可以消遣的,只有听听留声机唱片——连唱片也只能偷着听,因为星期日跳舞和听唱片都是墨索里尼所禁止的。我原来想要回到维也纳,去那儿重寻旧欢。但是因为已约好了去巴黎,赴创议欧洲合众国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午宴,我不愿错过这一机会。那次我会见白里安先生时,他好像身体欠佳,带有一副失望和愤懑的神气。午宴是在巴黎《不妥协者》报发行人巴尔比先生的寓所里举行的,虽然我不懂法语,但是觉得那次宴会十分有趣。诺阿耶女伯爵是一个活泼得像只鸟儿似的娇小的女人,她说得一口英语,非常机敏可爱。白里安先生一看见她就说:“近来我极少见到你;你这样难得来,就好像是一个被人遗弃了的情妇啊。”餐后,他们陪我去爱丽舍宫,我在那里受了荣誉军团勋位。我不打算描绘我第二次访问柏林时受到热烈的、盛大的欢迎——虽然,有时候我几乎又是心痒痒地想要去提到那件事。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有一次玛丽和道格拉斯把他们出国时拍的旅行记录片放映给我看。我总以为,他们会给我看一些有趣的旅行记录片的。那影片一开始,映的是玛丽和道格拉斯抵达伦敦的情景,火车站上欢迎的群众人山人海,旅馆外边欢迎的群众也是人山人海,然后是他们抵达巴黎的情景,那儿欢迎的人更多了。我看完了伦敦、巴黎、莫斯科、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各地火车站上和旅馆外面的盛况,就天真地问:“咱们什么时候可以看一点儿镇市上和乡村里的风光呀?”他们都笑了。应当承认,我描绘那些欢迎我的群众时,也是不够谦虚的。再说,到了柏林,民主政府招待我,并派约克女伯爵——一位非常漂亮的德国姑娘——陪着我,可以说是由她充当了我的随员。那是一九三一年,是纳粹党人刚在德国国会中得势的时候,我竟然不曾觉察到有半数的报刊都在攻击我,说我是一个外国人,说德国人这样狂热地欢迎我实在可笑。当然,这些都是纳粹报纸。当时我很天真,玩得很高兴,对这一切都毫不注意。德皇的一位堂弟,很热情地陪我去参观波茨坦的无愁宫。在我看来,所有的宫殿都是一些荒谬的建筑,是一些无谓的炫耀。想到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波茨坦宫和白金汉宫时,我一般并不重视它们的历史意义,而只是意识到它们是由夸大自负的心理构成的。德皇的堂弟告诉我,无愁宫具有更美的建筑风格,它虽然小巧,却更富有人情味。但是我看了它,就想起了妇女的梳妆盒,感到很扫兴。我参观了柏林罪犯作案展览馆,只感觉到恐怖和烦闷——看到那些照片上拍的尽是被害的、自杀的以及形形色色腐化堕落和人类的变态行为。最后我总算离开了那幢大厦,又呼吸到新鲜空气。《奇迹》的作者冯·富尔默博士请我去他家吃饭,我在那里会见了德国的一些艺术和戏剧代表人物。我还和爱因斯坦夫妇在他们那套小小的公寓房间里消磨了一个晚上。当时曾经作好安排,让我和冯·兴登堡将军一起吃晚饭,但由于将军临时生病而作罢,后来我又去法国南部。前面已经说过,我在这本书里将谈到性的问题,但不拟加以渲染,因为我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新颖的东西可以谈的,然而,人类的繁殖原属自然界的重要活动,因此每一个男人,不论年轻或者年老,每遇见一个女人,总会估量一下他与对方之间的性的可能。而我也是一向如此的。从事工作的时候,我是从来不去想到女人的;只是在拍完了电影,无事可做的时候,我才会在这方面把持不住。正如H·G·威尔斯所说:“一天当中有那么一个时刻:你已经写完了早晨应写的稿子,复完了下午应复的信件,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了。这时候你就会感到沉闷,也就会涉及到性的问题了。”因此,在天蓝海岸无事可做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极其美丽的姑娘,很运道,这姑娘能够消除我的寂寞。她和我同样是散漫不羁的,于是我们一见之下,互认知己。她毫不隐讳地告诉我,说她新近刚忘情于一个曾经与之恋爱,但后来彼此不欢而散的埃及青年。我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未经谈明,但双方都心照不宣;她也知道我最后是要回美国去的。我每星期补贴她一笔费用,于是两人一同去俱乐部、酒馆和其他娱乐场所。我们吃饭,跳舞,从事一般游乐。但是,由于经常接近,我终于对她有了感情,于是,想到要回美国时,就不大舍得抛下了她。一念及要和她分手,我就觉得她可怜;她是那么愉快、美丽、知情识趣。但是,有时候她也会引起我的猜疑。一天下午,我们在一个俱乐部里参加茶舞,她突然紧拉住了我的手,原来她多次对我提到的那个埃及情人“S—”来了。我很不高兴;后来,过了一会儿,我们就离开了那里。快要走到旅馆时,她忽然发现手套留在俱乐部了,要回去取,叫我先去旅馆。她的托辞分明是假的。但是我既不加以阻拦,也不多说什么,就一径回旅馆去了。两小时后,她仍没来,我肯定她这次去不仅仅是为了一副手套。我已约了几个朋友那天晚上出去吃饭,时间快到了,仍旧不见她来。我刚要独个儿去,她回来了,面色苍白,头发蓬乱着。“你现在去吃晚饭,已经太迟了,”我说,“被窝里舒服暖和,你还是回到那儿去吧。”她不承认有这种事,又是辩解又是央求,但是怎么也没法为耽搁了这么多时间自圆其说。我肯定她是和她那个埃及情人在一起的,经过一阵吵骂,我没带她去,就独个儿走了。一个人突然感到孤寂无聊,谈话时竭力要使声音高过那如泣如诉的萨克斯管,高过那夜总会里的一片喧哗吵闹:我们这些人当中,谁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啊?你和另几个人坐在一起,自己在做主人,但内心却是那么痛苦。我回到旅馆,发现她不在那儿。我慌了。难道她已经走了不成?她竟然走得这么快啊!我走进她的卧室,心上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因为她的衣服和其他东西仍旧在那里。十分钟后,她兴冲冲地回来了,说是去看电影的。我冷冷地对她说,我第二天就要去巴黎,现在准备和她把账结清,从此一刀两断。她对这一切都表示同意,但仍旧不肯承认她和那埃及情人有过沾惹。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生想过浪漫生活――卓别林自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生想过浪漫生活――卓别林自传
上一章下一章

为《城市之光》作宣传(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