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讲台的教授
2003年岁末。一个异常寒冷的冬日。51岁的金老师走出办公室,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一声叹息,空气中留下一长串白雾。一辈子不抽烟的老金,突然很想抽支烟,他希望自己的烦恼能随烟飘去。刚才的一个消息,再一次宣布了他在今年的职称评聘中落空,他知道,这辈子的教授梦,将几乎无法实现。他在想,回了家该如何跟老伴说呢?老伴还等着他这次能评上教授,能拿到更高的住房津贴,去买一套房子!屈指一算,自己20多年的教龄,是学院里课上得最多,也是学生们打分打得最高的教师,是被学生投票为整个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但是,即便他每周要亲自为三个班级批改高达一尺的作业本,即便他再认真地为每次上课准备最新的资料,也不能改变他没有“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现实——这是评教授的条件。看着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几乎从来没上过讲台,30出头就当上了教授、博导,老金只能怪自己不善钻营。朋友从来不会给他好脸色:谁像你这么老实?还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还傻里傻气去当班主任,而且把“主任”真当回事?把这些时间花在编几篇论文上,你早就当上教授了。没有人同情老金,除了他的学生。学生们在网上发帖子,认为这样的教师如果不是教授,这个校园里就没有真正的教授了,虽然论文少了点,但是他的为人师表,他教学生的水平,却是一流的。“老金,其实你也算不得什么好教师,好教师都是淡泊名利的!”不知谁的一句话,让老金顿时无地自容。在大学里连教授都混不上,老金确实有点惨。一句话:不懂入乡随俗。因为在大学里,是“教不成教授,教授不教”的。教书只能成为“教书匠”,没有科研,没有论文,评教授几乎没有可能。而一旦成为教授,也就越来越远离讲台了。办公室同事在回答一位学生家长的咨询。只听这位同事大声说道:“院士?教授?你孩子考本科,就不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学校里哪有院士给本科生上课的,最多做一两次讲座就了不起了。招生宣传上写那么多院士、教授,无非是为了吸引大家来报考。别太当真,否则今后会失望的……”冲着教授声望上大学,却在讲台上难以见到名教授的身影,这在大学里已经不是秘密。当然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仍难免要大吃一惊。2001年10月,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给天津的本科生上课的消息,借助媒体的力量,如同长了翅膀般在中国的高等学校内迅速传开。《中国教育报》为此专门撰写了题为《倾听大师的声音——陈省身在南开为本科生讲课》的通讯。文章的开头描述了学生听课的场景:“日前,南开大学数学系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天津本科学生开设的‘应用数学’的第一堂课开讲。这堂课陈省身先生主讲微积分。90岁的陈先生坐在轮椅上,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不断更换幻灯资料,书写方程式,不时地辅以手势,没有喝一口水。容纳二百多人的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做着记录。”天津大学本科学生周毅听完陈先生的课激动地说:“这是个非常珍贵的机会,很难得。陈先生的课给了我们认识问题的方法和指导性的启示。让我感觉到数学太神奇了,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2002年初,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中着手录制“名师讲坛”专题片,每个著名高校推出5~10位著名教授讲课,电视台全程录像并播出。在复旦大学,作为“名师讲坛”活动之一,哲学系俞吾金教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堂讲座,听课的学生达到700多人。用学生的话说,“上名校不听名师讲课,真不是滋味……”敏感的人们,似乎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从媒体的关注中不难看出,教授上讲台,其实已不仅是高校内部的事,它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原因很简单,如果说以前学生和家长对大学的关注集中在“能否考上大学”上,那么今天学生和家长对高校的关注,已经逐渐转移到人才培养质量上。高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关系到每个学生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