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收入影响社会地位。某一职业受到人们的青睐,收入待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让我们先用世俗的眼光来看看教授的收入。在我国,教授曾经是令人十分羡慕的职业,不仅因为它代表着学富五车,更因为其收入十分可观。很多资料可以佐证这一点。据史料显示,1933年,大学教授的月薪一般在300银元左右,以1933年天津市美国面粉元/斤、猪肉元/斤计算,可分别买斤面粉、斤猪肉,是当时一般劳动者收入的几十倍。即使在建国初期工资普遍走低的大环境下,教授的相对收入还是相当高的,并且逐年上升。自1952年至1957年,高校教授最高工资与机械行业工人最高工资之比,由∶1上升至∶1,明显超过1933年大学教授最高工资与低于助教职称的其他教学人员最高工资的比率()。①(①《教授“身在曹营心在汉”高薪正在走进大学校园?》,陈乐一,《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9月18日。)教授待遇的变化基本上始于1957年的“反右”斗争,教授,包括其他脑力劳动者的收入不管是相对水平还是绝对水平,都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脑体倒挂”、“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是当时的鲜明写照。此后,知识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同,但是,教授的收入水平并没有提高。直到1999年,很多高校教授的月薪仅仅为2000多元。于是,1999年前,到处流传着这样的论调:“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有心爱国,无钱买肉。”“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九等人,是教员,海参鱿鱼认不全……”“有能力的去经商,有出息的去留洋,有本事的进官场,不三不四的教书匠。”“……十等人,教书匠,推销次品(这里‘次品’一词是双关语,兼指知识和商品)是榜样。”“……八等公民是教师,上课下海全不迟……”1999年,高校教师的收入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在北京和上海地区,大多数教授平均每月可拿到五六千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可以算“中等偏上”,但这是以整个中国社会为参照的,而且,这是教授的收入,并不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收入。据人力资源网站中华英才网()2003年所作的第六期“英才薪资指数”调查报告,上海平均年薪49180元,深圳平均年薪47943元,北京平均年薪46611元,广州平均年薪41377元。一般而言,在高校中,只有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能拿到这样的收入。教授们不敢与周围相比,也不敢与过去相比。目前的收入水平相较于过去,只有四个字,“实在太低”;与“国际水准”、海外同行相比,也是四个字,“依旧很低”。“这两年大家在说教授涨工资,好像内地高校教师的工资很高了,这是假象。”一位长江学者说。他现在的收入算是很“高”了,长江学者每年领取教育部津贴10万元,学校津贴10万元,另外还有较多的基金和其他配套待遇。可是有他这样待遇的教授并不多。而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一个普通讲师每月的工资是5万港元,每个人每年的科研经费100万港元,而且有自己的实验室。就平均而言,在涨工资以前,内地教授月工资相当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月工资的1%,涨工资以后,也不过百分之几。年轻的教师不会奢求与国际水准接轨,也不敢梦想教授的待遇,他们只能务实地与周围同龄人相比。在各高校,年轻人目前的待遇仍然很低。相当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平均年收入不足4万元,这尚未达到很多热门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起薪水平。一位长江学者告诉我,他为了让大家心态平衡,把学校配套给他的10万元拿了出来,作为对课题组内两位青年教师的补贴。他说,他们干得比我辛苦,各方面都需要钱,拿的却比我少得太多,这样下去积极性维持不了多久。采取这种做法的长江学者并不是个别。而有意思的是,教育部推出长江计划,其本意是创造条件,让正处于出成果黄金时期的年轻人能够稳定下来,安安心心在校园里做学术,争取出大成果。很显然,从物质待遇条件看,今天的大学对青年才俊还构不成强烈的吸引力。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全面讲述大学现状 透视大学生态环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面讲述大学现状 透视大学生态环境
上一章下一章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