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钓誉的若干手段(1)
与拥有“头衔”而不能走出“光环”相对应,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更多的人在想方设法使自己拥有“头衔”,为“头衔”而奋斗,一旦“头衔”到手,就可“名利双收”。“浮躁”成了一些科研工作者和办学者的通病。大学教师、科研人员,以至大学生本应潜心学问、科研,淡泊名利,现在却患上了“名利狂躁症”。“不道德手段”是通向“名利场”的捷径,虽然有点冒险,但不少“仁人志士”仍前赴后继,为获取名利他们可以不顾一切。这仍是“笑贫不笑娼”的年代:一名教师不会因抄袭他人的成果而心怀不安。他或许在想,只要你不太张狂得罪太多人,谁会和自己过不去呢,这种事又不单发生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即使被发现,也可以用“无心之失”去推脱;一个大学生不会以作弊为耻,他在因作弊被处分时反思的是自己为何如此愚笨被老师“活捉”,记恨的是监考老师太不通人情。“苦干不如巧干”的座右铭在学界同样有效。有人说,涉及“学术道德”问题的,终究很危险,我们不要踩雷,除此之外,追求“名利”大有其他方法可循。比如,找一个冷僻的方向,在某本被国内教育界、科技界十分看重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然后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于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你的学术能力和地位便将立即得以确认。即便有诸多同行对你的科研无动于衷,你依然可以获得赏识。因为,说了能算的是领导而不是同行,更何况很多时候同行说话也得看领导的意思。我国高校近年来十分重视到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基础研究最好的成果,就是在世界同行认可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应用研究的成果,则是申请专利获得广泛的市场前景并产生经济效益。随着各种导向政策的出台,我国在国际杂志上刊发的文章逐渐增多。但这是否表明我国的科研实力就取得了很大进展呢?很多教授并不这样看。国内自然科学一等奖在2002年只出了一个,而在此之前已经连续4年空缺;而到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经连续6年空缺。在产业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美国和日本的1/30,韩国的1/4;在象征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各项诺贝尔奖评选中,目前我们似乎还很难找到可以问鼎的项目和成果。为了能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我们更多是在论文选题上下功夫,说白点,是为了论文而论文。某位教授过去10年所带的6位博士毕业生,平均每人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5篇论文,但是这位教授并没有感到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他说,这种利用其他国家采集的数据,用最新的算法做分析的论文,国外很多学者并不乐于做,他们把功夫花在了数据的采集上,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别人要数据,得向他们买。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写了论文,在杂志上发表,他们也就获得了分析结果,利用算法和分析结果,他们立刻做出了产品,而我们,却满足于论文得到发表。我们背离了做研究的根本目的——创造,创造可以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说、理论、产品,而不是评审或晋升时的大堆业绩资料。“为论文而论文”,“为成果而成果”,还使大学校园出现让外人看不懂的现象:把领导的名字署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很好的讨领导欢心的手段;在论文中顺带署名,今天你帮我署名,明天我帮你署名,一篇小小的论文,作者有五六个;为了第一作者的署名,某些课题组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合作者反目成仇,最终自立山头,各自奔前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高校开始并且越来越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宣传。在现代信息社会,高校注重自身的形象宣传,无疑是正确之举。因为高等教育的扩招,教育的大众化,加剧了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大了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关注,学校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来吸引优秀生源,也必须通过形象宣传来获得社会更多的了解与支持。可是,伴随高校对媒体影响力的认识加深,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醉心于追求新闻效应,大搞形象工程,争做媒体明星。加之媒体为争夺市场抢新闻、炒新闻,使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高校形象工程和学术**的“帮凶”。高校领导、教师利用媒体,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宣传或者炒作自己的成绩、成果,获得社会影响,由此为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课题支持创造条件;二是将媒体作为重要的人才信息、研究信息、课题信息来源,媒体上报道谁,就认为谁为学校争了脸,就表扬谁、奖励谁,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对人才进行全方位地评价;媒体上炒什么,就重点发展什么、研究什么,而不是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进行第一线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搞社会科学的可以从媒体的报道中找出社会热点,而搞自然科学的,却一定要到学科研究前沿领域中去寻找科研线索。大众媒体对科技的报道,一是不专业,二是不严谨。如果科技工作者从媒体中去寻找自己的研究热点,恐怕会误入歧途。因此,可笑的水变油事件可以被报纸连篇累牍地宣传①(①《新闻眼里看背景》,姜泽林,《青年记者》,2002年第20期。),甚至加上“可以问鼎诺贝尔奖”的标题;某个著名科学家带着“昂贵”基因库回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媒体的赞扬。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源自一些人的别有用心和媒体的玩忽职守。近年来,高校科研人员在进行课题鉴定时,都会请媒体记者来宣传报道,而一旦获得了什么奖项,便更有“主题专访”之类的文章见诸报端。媒体在报道时,总会添油加醋地“按情况”加上“之父”、“率先”、“第一”、“国际同行高度赞许”、“填写了历史空白”等夸张之辞。还有的教授,干脆被媒体聘为特约撰稿人、主持人,或者时常以嘉宾形式出现,俨然一个大众明星。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