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彭雪枫(7)

文武全才――彭雪枫(7)

家如夜月圆时少,人似流云散处多。这是战争年代他们夫妻生活的生动写照。

陈毅的夫人张茜很关心彭雪枫的家事。她问:“雪枫,你经常给林颖写信吗?”

彭雪枫老实地回答:“经常写。”

张茜又问:“她呢?”

“不算很多。”彭雪枫有些难为情,还为此生过林颖的闷气,但林颖就是不改。

“为什么?”

彭雪枫敷衍道:“大概她工作忙吧。”

“她的工作比你还忙?”张茜感到好笑。她特地将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托彭雪枫转交给林颖。

林颖收到书,明白了张茜的用意,回信变得及时了。彭雪枫大喜,经常通过鸿雁传书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和关怀。从1941年9月到1944年7月,他写给林颖的信件共达八十余封,解放后曾被编为《彭雪枫家书》出版,受到读者的喜爱。

军部明令给师级干部开小灶,彭雪枫抗命不遵。双沟镇酒厂的老板把陈毅当作彭师长的随从,殷勤敬酒,彭雪枫安之若泰。与军长赛马,彭雪枫把陈毅拉得无影无踪。陈毅说他喜欢的就是彭雪枫霁月风怀,一身傲骨。

“雪酿寒石苍皆白,枫竞霜后叶先红。”这是淮北名士李耀庭送给彭雪枫的对联。这副对联不仅把雪枫的名字嵌进了对联中,还点化出彭雪枫的人格形象。

像白雪一样纯净,像红叶一样火热,这纯净和火热既不是稍垢即污的初雪,也不是随风凋谢的秋叶,而是经过风寒霜冻的白玉红枫,是没有任何雕饰的天然本色。

彭雪枫给林颖的家书最爱用的署名是“白雪红叶”。他给人的感受也是这样,真诚,坦荡,自信,亲和,同时棱角嶙峋,刚硬至猛。邓子恢说他身上找不到一丝媚态。彭雪枫听后,高兴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邓兄。”他们后来成为一对亲密无间的搭档。

在根据地,人们经常能听到彭雪枫的诙谐故事。彭雪枫能文善诗,又重视宣传工作,亲自把机关报抓在手里,《拂晓报》成为他的“三宝”之一。但是,他常为报纸上的错别字头痛。一次,有个编辑编稿时将“欺骗”字误写为“欺驴”。

彭雪枫找到这位编辑,劈头就问:“同志,有人报告说你将老乡的驴揍了一顿,为啥?”

编辑吓了一跳,忙说:“没有这事,你听谁说的?我们可以对质。”

“还要对质吗?这事我自己也亲眼看到了。”彭雪枫表情十分严肃。

“彭师长,我冤枉啊,真的没有揍驴。”编辑感到浑身长嘴巴也说不清楚,汗都下来了。

彭雪枫拿出《拂晓报》,指着其中一处文字,一本正经地说:“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不是你自己写的‘欺驴’吗?”

这个故事很快流传开了,自此以后,报纸的编校质量大为提高。

彭雪枫对下级战士随和,对上级领导和同级干部真诚。他经常把“做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抗战初期**送他到山西做统战工作时的一句赠语。遇到有同志对他产生误会或不理解时,他坚守三个原则:“一不辩驳,二不迎击,三不伤神”。这种“敞亮豁达”的处事之道得到陈毅的高度赞赏。

陈毅特别欣赏彭雪枫不卑不亢、傲岸自许的风骨。他常说:“君子如水,小人如油。与雪枫相处,如浴春风,如沐清水,令人神清气爽。”

陈毅第一次视察四师时,就发现彭雪枫与众不同。当时,新四军为保护干部,决定给旅以上的干部开小灶,伙食从优。各师都认真地执行了。惟独四师抗命不遵,原因是彭雪枫认为,官兵一致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越是条件艰苦,干部就越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陈毅到四师司令部的第一餐就是吃的大灶,照例是白菜、萝卜、土豆丝和烧豆腐。

“小鬼,你们师领导每天吃啥子饭哟?每餐都和今天一样?”陈毅来到炊事班了解情况。

小战士说:“我们吃什么,师首长就吃什么,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陈毅找彭雪枫谈心:“雪枫同志,你和战士们同生死、共甘苦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你要考虑军部党委决定旅以上干部吃小灶为的是什么?是为了照顾老干部的身体健康,是为了克服平均主义。你们师领导在过去的战斗岁月里都受过伤,目前斗争又这么艰苦,你们身体的好坏,不是你们个人的事。”

彭雪枫如实地说:“接到军部通知,我没在意。邓子恢政委也对我说了,我也没有执行。我觉得官兵一起吃大灶还热闹些。”

陈毅很严肃地说:“这不是什么热闹不热闹的问题。军令如山,你要马上执行。”

彭雪枫只得遵令开小灶,但他还是想不通。他对妻子发牢骚:“我现在很矛盾。师部开小灶,这在别人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对我却是一件压在心头的大事。陈军长来,非要这样做不可。司令部只有四人,每餐都是大米饭、白面馍,有时甚至还有饺子,两菜一汤,可谓舒服,但是,除了把人养胖养骄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陈毅走后,一到吃饭时,彭雪枫便端着空碗来到战士们中间。其他首长一见这种情况,也都下到大灶,小灶名存实亡。陈毅听说后,只好自我解嘲:“这彭雪枫是个犟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
上一章下一章

文武全才――彭雪枫(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