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海石油局--党委刘书记的一封信(2)

给青海石油局--党委刘书记的一封信(2)

其二,张建伟与秦文贵不能合为一谈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张建伟与他笔下的人物秦文贵都不能混为一谈。

秦文贵的思想作风是扎实的,秦文贵是苦干出来的,他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相形之下,作为名记者张建伟呢?

不是我过于较真,这里边有个是非问题。

《蝉蜕的翅膀》一书在客观上就有着诸多遗憾,造成了不应有的影响。如果说是张建伟个人的轻浮导致了这部书的浮躁,那么,他完全应该向他笔下的人物好好地道歉!他应该严肃对待这件事情,应该认真从中汲取教训,本照我党实事求是的一贯原则,以其诚实的态度尽其所能地挽回损失和影响才对,去重新老老实实地把没写好的人物写好才对,而不是采取回避态度。

我想,如果张建伟将《蝉蜕的翅膀》一书中,不是秦文贵感受到的东西,而是刘元举感悟到的那些诗意语言和思想哲理剔除掉,把那60余处的抄袭剽窃的地方都换掉,还秦文贵以质朴、真诚的本色,那么,我想您与柴达木那片土地,还有秦文贵本人,还有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也都会以为这是一种有益的补救,也会因此感到欣慰的。最好的消除影响的方法,就是让抄袭者接受教训,改正错误。相反,如果以为张建伟写的是秦文贵,抄袭也是为了秦文贵,为了“保护”秦文贵而去考虑影响什么的话,这可不是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不仅不能服众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只能欲盖弥彰。

我相信秦文贵,他能够经受柴达木那么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他有那么可贵的意志品格,他肯定有勇气面对写作者抄袭这个现实;我敬佩秦文贵,我敬佩他身上体现的那种柴达木精神。我相信他还不知道张建伟抄袭剽窃这一真实情况,如果他知道了,他将会为此感到难过和遗憾。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这件事情,无论对于秦文贵本人也好,对于柴达木也好,对于新闻界文学界也好,都是有益处的。

最后,请代我真诚地问候秦文贵,尤其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

刘元举

2001年1月18日于沈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世纪中国文坛第一案:《西部生命》说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新世纪中国文坛第一案:《西部生命》说法
上一章下一章

给青海石油局--党委刘书记的一封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