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及其挫折(5)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挫折(5)

由于文化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意义,因此,在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采用种种卑劣手段,甚至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大肆摧残被占国的文化遗存和教育设施,进行奴化殖民教育。如日本1895年占领台湾后,就大力开展殖民教育。1937年4月1日,台湾殖民当局明令废止中文,报刊只准用日文发行。同年9月,又根据近卫内阁“国民精神总动员计划”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使日本的国民精神渗透到岛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1932年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在文化方面,则明令日语为伪满洲国“国语”,中文却被称为“满文”。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军人甚至学者,自发地、有组织地进行文化侵略,轰炸、损毁古建筑,焚烧、劫夺文物典籍,破坏中国原有的教育体制和设施,进行奴化殖民教育。其破坏灾难之重,规模之大,也为人类文明史所罕见。“同文同种”、“共存共荣”这些伪装的真面目,在日本所造成的文明浩劫面前统统暴露无遗。日军对中国图书典籍、古物古迹和教育事业的破坏,其性质远远超出一般战争意义上的理解。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来看,有实物和文献的形式。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积累实践经验,保存有价值的材料,反映各种研究成果,不断创造和发展了各种类型的知识体系。记载、反映这些知识的文化典籍和文物,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成果,并在民族发展中产生巨大的作用。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及所造成的损害,打断和迟滞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来说,日本对中国的文化损害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特指精神财富,它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法律、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文化就形态而言,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本书所作的文化损失研究,主要是从文化的有形损失即物化损失而展开的。

为了叙述和阅读的方便,本书主要是按专题分述的。而专题分类也是相对的。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价值的实物。如与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本书是将古建筑损失、图书典籍损失和文物损失作专题阐述的。内容上会有一些交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日本侵华对文化的破坏:大劫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日本侵华对文化的破坏:大劫难
上一章下一章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挫折(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