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的速成、补课和队伍建立(2)
我的责任现在是创造条件,帮助大家补课,我们这个学科过去受到过挫折,路途坎坷,但不能以此为理由,甘当后进。所以我要求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好服务工作,不但要把这次演讲集编印出来,并且要组织好今后的交流工作。学术成果是要在国际上拿出来的、硬碰硬做比较的,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要有一点自觉,好好补课,努力追上去,赶上和力求超过国际水平。
1998年10月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来向我汇报他们关于学科建设讨论情况,当时我还在补课,重温派克的书,写出《温习派克社会学札记》,一方面读书补课,另一方面以美国芝加哥学派为例研究学科的建设。针对他们谈的情况,我发表了一些意见,有关学科建设的后面再谈,关于补课问题我又发表了一次意见,把我的心得和大家交流。
我重读派克的书,看看他是怎样成为一个社会学家的,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二是会读书。派克从生物的活动去观察,从动物的群体研究到人的群体的形成,提出了人文区位学。他从法国大革命的经验中,看群体、看社会,从人群去研究社会群体的发生和发展。他到黑人中去生活,懂了美国南方黑人的心态就容易领会人与人之间社会的感情。他又把芝加哥作实验室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并逐步搞出一套社区研究的方法。他的特点是到生活中去找社会学和去理解文化。人与人共同生活才有社会,社会学看人与人怎样组织起来经营共同生活,形成社会结构。生活经验的积累就是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文化离不开人的集体经验。人怎样能形成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是文化的基础,这也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相互不能分离的原因。
30年代吴文藻先生请派克来华讲学,主要目的是用人类学的方法改造当时脱离中国实际的社会学,要学生去“接触真正在中国社会里生活的中国人”。看鲜活的人生,希望从中走出一条发展中国社会学之路。
我们到现在还差得很远,譬如中华民族的形成,我只指出一个多元一体的格局,但是这格局怎样形成的过程,就是这一体怎么样发展出来的经过,就一直没讲清楚,要搞清楚一定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入的现场观察,了解体验民间思想文化的内容。现在我们民俗方面的研究,往往也还差一层,比如只描写“七月七”这个节气的传说和传统活动,但没有深一层看到这民间传统所反映的社会事实如工农相辅、工农分工的本质。也就是说没有把活动传说和发生的社会内容作出深刻的分析。
看书,也要看到骨子里去,自己看清方向,定出目标,靠自己钻研、磨炼,必须把国学与人文科学结合得好,向文化自觉的方向努力。这是人人可做,大家都有份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从中认识世界,以小看大,从一点看宇宙。派克成为社会学者的路子是人人可以学的。另外还要提醒一点,要重视历史,懂得文化是有积累的,有积累才会有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身都是很好的研究素材。就看如何认识它,利用它。要学习派克怎样从记者成为一个学者,而不要使一个自认为是社会学者的人反而成了一个庸俗的人。
就我个人而言,所以有这种自觉补课的迫切心情,看来是由于这几年来,我日益觉得所处的时代变动得太大和太快了。我在宣读的《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中曾说,一个学者的理论总是反映他所处时代的实际。时代在变动,一个学者的理论也总是跟着在变动。我用这个观点去说明马林诺斯基怎么会提出文化动态论的原因。自然也要反问自己,我跟上时代没有我自认自己远远没有赶上时代动态的步伐。我所处的这个“盛世”已为我提出了多少有意义的题目,但大多我都让它们在手边滑过去了,至多也只能说掠得一点影子。为什么总是抓不住,吃不透关键还是在自己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是由于自己这一生里投下的工夫不够。这方面我有自知之明,总结一句是求知之心还不够迫切和踏实,常满足于浅尝辄止,难逃不深不透。
用自己的经验告诫年轻一代,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利用各种条件来充实和发展自己,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需要什么补什么,但大目标要抓住不放,目的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