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只是一场偷欢

注定只是一场偷欢

罗丹《罗丹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亲爱的,我走了。先去看海,然后再说

可以将网络写作简单分为两种:即兴、即时对话的那种叫“如面谈”;长篇累黩、尖锐无忌陈述思想或观点的那种,叫“平移”——将纸媒上的一切既成文本及其思路移挪到网上,换一个平台而已。

“如面谈”网络写作是一种以“恣意”为本,恣意到就像说话,任性,自由,以至于大家一致将在BBS里的那种种言论称之为“灌水”。在“网络写作”语境中,“灌水”或者“口水”,未必全是贬义。好比与校友在超市邂逅,热络亲密自不必提。尽管名字、匿称等等虚着,可下岗了,失业了,离婚了,第三者或廊桥了,遮遮掩掩,就没什么意思。它径直就是好友亲朋闲聊时的“唾星四溅”,海阔天空,漫无目的,一种最自由最欢畅的谈兴,尽兴是这类“如面谈”式写作的基本状态。请注意,谁也不难明白“唾星”通常只是在“尽兴”的“鼓励”下才可能弹跳而出?

在这类写作中,“时事”或“男女”主题是BBS里最容易呈现“灌水”式写作。这两类BBS里常常忽就高手云集,忽又杳无俊杰。深究其快速、机智、魅力四射,一是因为状态好——不是写晋升职称的论文,不是写应酬、应景文字,不是写邀功请赏的年终总结;二是因为环境好——它毕竟是在一个遮蔽的虚拟的情境中唇齿相依,亲密接触。一方面,即时交流的“谈话方式”保证了必然会有肌肤相亲般的快乐,一方面,遮蔽及虚拟又保证了如此肌肤相亲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约减了可以理解的文化羞涩……如此安全卫生,很容易使写作者放心放松放肆,直至放浪。状态的宽大,保证了智慧或狡黠可能像鲇鱼般搅乱一池春水;而安全卫生的肌肤之娱又保证了真正的率兴尽兴,在那里,“畅言”的风险已降至最低。这是一种类似于在水中发生的苟且——它注定只是一场偷欢而非洗礼。

至于那种将传统写作“平移”到互联网上的写作,至少目前还有些让人头疼——至少是偏头疼。有些在传统纸媒上屡遭挫败的作者,在互联网上变得意气风发。那些艰涩的、冗长的、不仅定语漫长而且后缀无限的叙述思想萌芽、生长、纠缠、扭结的文字,在整体互联网阅读情境中,给人唐突怪异的观感。它们仿佛昏灯暗影中一个风花雪月甫毕、口红零落风尘女子一头撞到罗丹思想者雕塑的足下。这个意向本身,已足以构成对人类理智的蓄意戏仿——和朋友争论网民素质高低,结论是,说素质不如说状态。就是说,就算是一个素质高高之人,在现有互联网状态中,除去预定机票、酒店、客房,查看股市行情之类繁多“务实”外,直接就奔带有“警告”字样的“.com”去了。这不是以严肃思考为基本前提的传统写作在网络大海中的沉没,而是它的尴尬和趔趄。就算不承认“文化不可交流”,你也得承认,很多时候,状态很难融合。人性的这一面与人性的那一面常常相距霄壤。就像北京人寒冬时节去煦日熏风的海南:尽管短袖T恤沙滩凉鞋已然悉数更换,可心里依旧掩藏着光秃秃的树枝和凛凛寒风……

在如此情境中,所谓“短语式写作”应运而生——在这种讨巧的、谄媚的、破碎的、跳荡不安的“语言方式”中,无论“口红乱”者还是“偏头疼”者们,不仅规避了自身的尴尬,而且也成功地应对着“眼球经济”中所谓快速、明了、简单的基本要求。

一位失恋(?)者写:“亲爱的,我走了。先去看海,然后再说……有时候,不做改变不做解释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我好比犯案的杀手,你是我遗留现场体温犹存的凶器,我只有期望指纹快从你身上消失。”

——没头没脑就这么一段搁着。或者,它根本不是什么失恋?而只不过是个故弄玄虚的“失恋秀”?

——沉稳,缜密,可同样让人不明不白。想再多知道、多探究、多了解、多测试,对不起,没啦。可见无论“口红乱了”或是“偏头疼”,现实只能是加剧的“偏头疼”——这几乎会是互联网时代写作者难以躲避的永恒的瘟疫?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黄集伟读书笔记: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黄集伟读书笔记: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
上一章下一章

注定只是一场偷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