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2)
邓小平同志说:“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他曾多次指出,1957年下半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指导思想上犯的错误主要是“左”,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本书就是以这二十多年为背景,描写了以白刚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坎坷经历和心路历程。我们没有止步于事件罗列,而是着重于从主人公在逆境和坎坷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使亲情、友情、爱情,在理想主义的映衬下,揭示出理想主义在悲剧中的积极意义。
正是过去走过的那段艰难曲折的道路,正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巨痛,才更能令人警醒,振聋发聩,使我们的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和困扰中解脱出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这句话的深刻的内涵。认识到正确理论、路线来之不易,感受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代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的果敢精神。形象地再现过去那段使人触目惊心的历史,引发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我们认为是有其深远意义的。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通过小说对历史或过去政治运动的理解深度,是任何历史的、政治的结论和论述无法相比的。小说虽然没有简单明确的结论,但它提供事件的真相,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还人们一个本真的过去,给人们一个广泛的想象空间,引发不断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迪。这样就会对昨天和今天的生活有着更深刻更清醒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走向未来。
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真相,尤其反映的是一个导向趋于歧途的年代,阴暗、丑陋现象就会在所难免。这样的真相有时会让人惋惜、痛苦甚至带来暂时的沮丧。但是直面严峻的历史,惨淡的人生,最终会促人猛醒,催人奋进,激发改革创新的激情。
而且即便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中,人性中纯真美好的一面仍未泯灭。百般折磨,仍然不忘做人的根本;备受屈辱,仍然不甘沉沦;威逼利诱,仍然不随波逐流。虽然长期身处逆境,仍不失一个革命者的理念,仍不失一个真正**人的本色。
书中主要是塑造了这样的人物。虽然写的是背负精神的、**的双重重负的囚徒,但正是通过那样一个特殊环境中有着特殊经历的这些人,张扬了革命者的正义、坚强、宁折不屈的高贵品质,呼唤着人性美。
当然书中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丑恶现象。有人在挫折中沉沦堕落,道德沦丧;有人一旦权力在手,便良知泯灭,恣意横行。但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正是对文学的基本要求吗?
本书只是一个系列中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待出版),但在第二部中已可以看到书中的这些囚徒,虽然又经受了种种磨难,但生活最终还给了他们一个公道。许许多多人得到了改正,恢复了名誉,走上了工作岗位。
书中的主人公白刚,已从一个多年的囚徒,传奇般地一下进入了省委领导班子,当了省委书记。
在第三部中还有更多的“囚徒”人物成了大大小小机关、单位的骨干或是领导,不少人还成了高级干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对人民对国家做出了贡献。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在前进。他们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就全局来看,尽管有些凄凉,终究还是一曲悲壮的歌。
这里着重声明一点,本书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背景,但绝非真人真事的记实、回忆,而是小说。小说有别于历史,它的特点就是虚构。
当然现实中的人物也会进入小说,诸如小说中人物的声音笑貌是取自某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书中某一情节类似,某些人在书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影子。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书中的人物早已不是现实中那个真人,类似的情节也不是生活中的那件实事。
书中这人物这事件已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爱好、幻想和许多虚构的成分。小说情节是书中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的结果,小说在写作中,情节的结构,故事的发展,作者自己都很难按预想的那样进行,早已偏离了自己想好的那个轨道,只好跟着人物性格冲突所形成的那种事态发展,自然走下去。这样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和现实中的某人某事,早已是南辕北辙了。
既然是虚构,即便有某些人的影子,也已五官错位。有某些事件的轮廓,也已面貌全非。所以希望人们不要对号入座。
虽然是虚构,但就反映那个时代那些人的生活来说,则可以说是完全真实的。作者是怀着最真诚的态度尽量如实地写出那个年代那种生活的真实,只有真实,才能留给人们有益的思考,才能留给历史可信的证言。
《中国一九五七》一书的作者尤凤伟先生在《后记》中说,他曾建议一位因右派劳改过的大学教授写一部长篇小说,教授沉吟良久,说我们这一拨人是不宜涉足这个题材的,因为我们的心灵被严重扭曲,而扭曲的心灵只能写出畸形的作品来。是的,心灵的伤痛,是很难愈合的,但苦难升华为精神财富,则能臻至一个新的人生境界。终究过去四十多年了,而且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又早已摆脱了那种困境,我想由身临其境又在其中滚爬了多年的人来写,会更加真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