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宰相山西将
780
俗话道:山东宰相山西将。山东自古便出贤相,伊尹、管仲、晏婴、诸葛亮、王猛、王导、房玄龄等历史上最著名的贤相都是山东人。齐国的建立者姜子牙和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就是两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贤相。山东历史上宰相辈出的情况与宋代以前这里发达的经济、深厚的儒家气脉、雄浑的人文情貌是分不开的。
781
奴隶出身的圣人宰相伊尹,又名伊挚,系夏朝莘国(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莘冢集大集乡殷庙村)人,当时周围有势力强大的商部族,商汤与莘氏通婚后,伊尹作为莘氏的陪嫁奴隶做了汤的厨师。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谈论治国之道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治理好。”商汤从此知道伊尹是个落魄的贤人,不久便加以重用,拜为右相。伊尹辅佐商汤大力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国力愈加强大昌盛。
商汤死后,伊尹又先后辅佐他的三个子孙外丙、仲壬、太甲治理天下,使得“诸侯归殷,百姓以宁”。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的相国圣人,史称元圣人。
782
春秋时期,山东出了管仲和晏婴两大宰相。管仲,即管警仲,名夷仲,字仲,山东颍上人,生年无考,卒于公元前645年。他辅助齐桓公进行改革,使国力大振,在激烈的诸侯斗争中成就了霸业。
783
平生素喜晏婴,一到济南,就赶去拜墓。
晏婴有使楚之智,可他还有更著名的赈灾故事,高建国在其《中国减灾史话》中写得较为详细:齐景公时,有一年连下了17天雨。晏婴请求他赈济灾民未果,便把自己家里的存粮,分配给无家可归的灾民,随后徒步去拜见景公说:“一乡之中,就有几十户人家房倒屋塌;至于断炊断粮的百姓,一里之中,就有好多户。您作为一国之主,此时却日夜饮酒,还要去搜寻歌女乐工。您养的马吃的是国库里的粮食;狗吃的是牛羊肉……这样下去,庶民百姓都不喜欢自己的国君。那我的过错太大了!”说完,便恭敬地向景公施礼,快步离宫回家,齐景公便跟到了晏婴家,见晏婴已经把家里的粮食、器具全送给饥民了,连忙下车说:“我有罪,先生抛弃了我而不援救;我没有俭朴的美德让您屈从,难道先生还不顾及国家百姓吗?希望先生能多帮助我,我愿意奉献出国库的粮食财物,赐舍给百姓。”
784
东晋时,山东出现了号称与皇帝司马氏共天下的著名宰相王导(琅邪人)。稍后时局空前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山东出现了可与诸葛亮(山东琅邪人)比肩的一代名相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出身贫寒,少时好读兵书,博学而有大志。东晋永和十年(354年),征西将军桓温北伐入关,王猛往见桓温,扪虱而谈时事,桓温叹服不已,任其为军谋祭酒。前秦永兴元年(357年),王猛得与前秦王苻坚相遇,苻坚为其大才触动,委以重用,将之视为自己的诸葛亮。王猛为相16年,辅佐符坚整顿吏治,发展农桑,抑制豪强,严明法令,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785
除了上述名相外,山东还出过宰相世家,而最著名的宰相世家,莫过于兰陵的萧氏。从大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的263年间,萧氏一族有萧瑀、萧至忠、萧嵩、萧华、萧复、萧倇、萧邺、萧俯、萧仿、萧遘共10人出任宰相,平均不到30年就有一人登鼎司、总理百揆,可谓显赫。
786
除萧姓之外,山东还出过几位张姓宰相,张文、张锡、张镐。
此外,山东出过的宰相如房玄龄,齐州临滋(今山东滋博)人,居相位20余年,是著名的贤相。
梁颢、王曾、李迪、张至发、张瑞等,也都是山东有名的宰相。
787
山东人作为道德楷模“至高无上”,作为一种集体性格记忆,大多数人是一定以此为方向的,但这个标准无疑太高,因而一定就有个别例外,这就是另一类山东人,干大事的,办不办得成,都要按照大事来办,最早的典型是买了四川的散酒来包装山东酒,孔府里喝的,秦池里酿的,全都往央视的标王上靠,上到是上去了,只是下来的时候都不大光彩。
788
还有一个也曾干得很大的三株公司,1987年,由吴炳新和他儿子吴思伟创办,到了1996年销售收入已达80.6亿,上缴国家税金8.2亿,“在中国农村简陋茅厕每一面肮脏的墙上,都有三株的企业形象广告”。那时,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和绝大多数地级市都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拥有一支15万人的销售队伍。后因媒体曝光,及常德一个老头喝三株口服液死掉的“常德事件”,以及一系列的错误收购,也逐渐暗淡下去。
789
鲁菜主要由胶东菜、济南菜,或再加上孔府菜肴的贵族特色,咸,用盐之不足,再辅以豆豉与酱,把葱当菜,或大多放葱,或干脆在爆、炒、溜诸菜式中都用葱花炝锅,取其葱香味,因此山东菜的香味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