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石油美元与石油争夺(11)

第二章 中国的石油美元与石油争夺(11)

?即使没有政权变更,问题国家也容易受到武装势力的攻击。2007年4月,分离主义的奥加登民族解放阵线(OgadenNationalLiberationFront)进攻埃塞俄比亚的一处中国石油公司,杀死9名中国石油工人和65名埃塞俄比亚石油工人及安保人员。

奥加登民族解放阵线声称石油公司被攻击的理由是索马里族人因为工厂的建造而遭到驱赶。

早在2007年1月,武装分子攻击了尼日利亚的中国石油公司,挟持了9名中国石油工人。

在此次事件中,武装分子也挟持了其他外国石油工人,并进行敲诈勒索。

毫无疑问,中国石油公司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但这仍然不能降低来自问题国家石油供应的风险。

因此,中国也将目光转向了中亚。在理论上这是个好想法,通过陆路进行石油运输完全避开了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中国的邻居哈萨克斯坦宣称有世界石油储量的3%,它最大的油田离最近的中国边界不远。

游牧民族在此定居已有很长的历史,甚至早期丝绸之路的商人在继续前往波斯高原之前,为避免贫瘠的沙漠,首选在其南部边界进行交易。

毫无意外,由于两国地理相邻的缘故,中国把目光投向哈萨克斯坦,寻找石油供给的替代国。

从哈萨克斯坦产油区通往中国炼油厂的管道对北京执政者而言将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这种关系在历史上也有令人注目的注脚。早期中华帝国的首都位于内陆,离海有数千里远,统治者更倾向于越过内陆,把目光投向西方,而不是越过海洋,投向东方,这是因为在西方更有可能出现来自沙漠的商队和入侵的军队。

元朝(公元1278年—1368年)时与中亚的贸易关系达到了顶峰。

元朝是由忽必烈领导的蒙古人创立的,蒙古人平定了中亚,由于强盗威胁减弱,沿着丝绸之路进行贸易的沙漠商队的数量增多,随着和平稳定的降临,贸易繁荣了几个世纪。

然而,历史并不总是如此慈悲。元朝灭亡后,中国和中亚的关系日益恶化。

17世纪,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在西北各省发动一系列战争攻击中国穆斯林,历史学家莫里斯·罗萨比(MorrisRossabi)写道,陕甘总督率领一支规模巨大的军队,

“他用最残忍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使命,到1650年,他击溃了穆斯林,双方伤亡惨重,数万人死亡。由这些战争造成的苦难没有消失。”清朝发动的战争让中国和中亚穆斯林关系紧张。

今天,许多中亚石油生产大国对中国仍抱有怀疑态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丝绸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新丝绸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中国的石油美元与石油争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