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赤色童年》写于1998年,我把这样的文字叫做“文字记录片”,就像现在流行的DV摄影一样。这个东西我也在捣鼓,非常好玩,它令记录这个工作可以由民间的个人来完成,而且个人可以更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不光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的进步。1989年,我19岁,我在安徽芜湖那个美丽的江边小城当了一名轧铜工人,后来混到了一个看大门的美差,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借阅那个国营老工厂的藏书。武侠小说我在15岁的时候着了一阵迷,就不喜欢了。那个国营工厂的图书馆里有《史记》和《资资通鉴》以及一些很少人翻阅的书,我也不愿意看,但实在是没有别的书看,于是就翻着这些老古董打发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图书馆里还有七八十年代的大型文学期刊,这些期刊里的小说让我很喜欢,一年多的时间全是读这些文字,其中很多小说情节和写作方法都影响了我,19岁时我自己琢磨着写了一个,22岁那年写了一个,这两个应该算是很标准的小说。

本来,《赤色童年》是想写成一个长篇小说的,而且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我成年之后,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了,我面对的读者和我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我开始琢磨着换一个写作手法,其中有一个私心是和所有的艺术家一样的私心,就是总想做出一个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来,找到一个别人没有的手法来,而且,我还想彻底摆脱前人在写作方法,写作态度上对我的影响。

因为毕竟我是看着前人的作品然后开始构思自己作品的,我的前人是看着我的前人的作品来构思他的作品的。

也许,我的这个“文字记录片”的形式早就有人用过,不过我倒是不着急,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肯定会有一样想法的,肯定会有名字不同,但内容一样的行文手法。

“文字记录片”所描绘的内容,尽量地没有自己的观点,尽量地只是真实地用文字去再现一段我们经历的历史,这些历史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也不太清楚,但直觉告诉我一定要有人把它记录下来,就像我经常会用DV拍摄我生活的城市的那些拆迁变化,拍摄那些平时不太能摸索得到的细节和角落。

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我也不知道,但肯定有意义。

这个《赤色童年》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姓名上除了涉及到**和个人权利方面做了改动,有的就用了真实姓名的译音。由于该书的创作时间比较长,没有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撰写,但绝对不影响阅读,偶尔翻一翻,作者和读者可以在一个午后或者深夜共同沉浸在对历史的追忆中,一起想那些久远的事情。

这是个很不错的感受。

此文中大量描写了我童年的伙伴,这些人物在行文中都用了乳名、外号等等,并且真实描写了当年的所作所为。但绝对没有不敬的意思,而是觉得这样写会更亲近,当然言语中一定也会有冒犯的地方。

在此,向我的童年的伙伴们致谦,向言语中冒犯了的老师和家长们致谦。

在此,向因为年幼无知而在童年时冒犯过的人致谦,并向因为年幼无知而伤害的所有无辜生灵而表示深深的忏悔。

真诚感谢安徽省地矿局322、328地质队的所有干部群众,感谢向阳学校的所有老师同学,感谢那片养育了我的土地,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兄长、姐姐,感谢远在美国的我的好朋友蔡震雷,感谢我的老师蔡菊敏,丁也夫,感谢那个在一年级时教会我普通话的费雅文老师,感谢教会我战斗和体育知识的郭洪庆老师,感谢给我绘画启蒙和音乐启蒙的张明老师,感谢那个能够耐心和当年那个小屁孩促膝谈心的英年早逝的高干夫老师,祝您在天堂安好。

感谢我的伙伴大庆、四包子、霆霆、毛猴、李大头、孙耗子、小云、阿梅、小凤、狗娃子、小九子、吊五子,孙华阳、戎胖子……

感谢将我从堕胎大夫的产钳下将我拯救出来的李大大。

感谢我的童年,感谢我的祖国和我的所有亲人以及伙伴们,感谢**,感谢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赤色岁月。

感谢高中一直赞扬和鼓励我写作并与这个不安分的孩子深谈的赵菊萍老师。

感谢远在广东梅县的我的同学和好朋友阿芳、阿蓬。感谢那些如今遍布祖国各地的我的同学伙伴相识和不相识的地质队员的后人们。

感谢日益开放和进步的中国,感谢互联网络能够将这个“文字记录片”系列不断地展现给我的读者,并迅速得到反馈和意见,感谢多年来一直鼓励并阅读我的文字的所有读者。

感谢中国画报出版社的齐丽华女士,一眼看中了我的文字,找到我,并迅速签定了出版协议。

感谢生活。

2004年5月29(于天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红色中国70年代生人的童年:赤色童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红色中国70年代生人的童年:赤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