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身世(2)
淮河流域是最早的开发地区之一。夏代有涂山国,“淮夷”是最早的淮河流域居民,“东夷、西狄”中的夷即指“淮夷人”;
尧舜时安徽六安出皋陶,为中国最早的司法长官;江苏徐州出彭祖,是中国最早讲修身养性而且是传说中最长寿的人;
夏禹开国,定都颍水上游的阳城(今河南登封)。其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末代天子桀荒淫无度,被商汤联络包括“淮夷人”在内的众多夷人推翻,流放于南巢氏(今安徽巢县西南);
商朝起于淮北。23代商王武丁时期,定居安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周统治后十几代,与“淮夷人”战争不断。“淮夷人”成为统治者的心腹之患;
楚霸王任用孙叔敖,在淠水下游(今安徽省霍邱县附近)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库——芍陂;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开挖运河“邗沟”,连通江、淮两大水系。战国时魏王修“鸿沟”,沟通黄、淮;
春秋、战国时淮河流域出现老、庄、儒、墨等思想巨擘和学术流派;
秦末安徽省宿州市发生大泽乡起义;
汉代淮南王刘安编纂重要历史文献《淮南子》,他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制作方法;
汉高祖刘邦起家于江苏北部沛县;
曹魏发祥于涡淮(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氏父子在中国政治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公元382年发生的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案例淝水之战,在今安徽淮南、寿县间;
隋开凿大运河,沟通江、淮、黄三大水系;
唐、宋淮河漕运,水利发达,并对南北文明的融汇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宋时黄河开始夺淮入海,长达700年;
安徽省凤阳县人朱元璋,建立明朝;
江苏兴化人施耐庵著《水浒传》,江苏淮安人吴承恩著《西游记》;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命国民党军掘开黄河花园口,以黄水御日军。黄河再度夺淮,1947年3月封堵。淮河流域44县受灾,约90万人丧生。形成5.4万平方公里黄泛区,淤积泥沙100亿吨。加剧淮河流域河湖水灾。
淮河流域最大的战争是1948年11月到1949年元月的淮海大战。战场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和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与蒋介石及其部属刘峙、杜聿明、黄维、黄伯韬、邱清泉、李弥所率80万军队,进行了65天的战斗,歼敌55万余人。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历史上对淮河造成致命打击的,是南宋的黄河夺淮。
历史上,黄河多次裹挟巨量泥沙,滚滚南侵。据《史记》记载,黄河夺淮最早是汉文帝时,公元前168年。此后到北宋,共有十余次南侵淮河,但对流域生态及水系统,没有形成破坏性影响。
北宋靖康元年,即1126年,金人攻陷汴京。第二年,掳走北宋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宋康王赵构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号高宗,建立南宋。在金人压迫下,南宋都城在短短的10多年间先后南撤到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镇江、临安(今浙江杭州)。直到1138年,金、宋议和,以淮河为界,南宋方得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黄河夺淮入海起始年代,水利史、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人员说法不一。史实基本一致,就是从哪件历史事件上划分有分歧。综合史料,黄河南泛到全部水量由淮河水系入海,有过一段经历:
1128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月,为了阻止金兵南下,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杜充,在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20多公里处)扒开黄河。黄河便夺泗入淮。有专家称,这是“黄河夺淮”的开始。以此计算,到1855年,清代咸丰五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再次决口,回故道,改由山东大清河入海,共727年。杜充决黄后数十年间,黄河在不同地方有十数次大大小小的南泛。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八月,以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故堤,灌封丘而东。”《金史》“河渠志”有这样记载。清代胡渭在《禹贡锥旨》中认定:“未几即塞,其历久不变,至今五百余岁。河、淮并为一渎,即自金明昌五年始耳。”《淮河水利史》以此观点为准,影响甚广。
累积到这次决口,黄河北流阻断,全部水量夺淮入海。黄河在淮北、苏北地区泛流,形成了颍河、涡河、汴水、濉水、泗水5条泛道。徐州以下泗水故道全被黄河侵夺;淮阴以下故道成为了各泛道的黄水入海门户。当时黄、淮处于金、宋拉锯处,战争连年不断,朝廷无力过问,任其横行。此时至1855年,共661年。
1194年黄河全面“夺淮”后,南泛即为常事。元朝统治中原98年间,记录在案的黄河决口长达40年,多时一年决口几十处。黄水在淮河北岸横冲直撞。明代统治的276年间,黄河洪水泛滥有102年。仅开封一地,黄河决堤淹没20多次;清代立国到1855年黄河北归200多年,黄河泛滥70多次。